[高原半边天] 维西县塔城镇川达村 和春芬脱贫记!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27 11:43:06

“人要活得有尊严,就要做出一些受人尊重的事情来。只要肯学习,勤思考,勤劳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没有摘不掉的穷帽子。”这是维西县塔城镇川达村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和春芬在川达村妇女代表会议上说的一句话。 

▲和春芬(左二)

和春芬是川达村次加统村民小组人,1980年出生,全家有4人。次加统是一个贫困的傈僳族山寨,十多年前全家生活主要依靠种地,家庭收入少,生活比较困难,为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和春芬夫妻俩商量后决定出去打工。

2008年2月到北京打工,但工地里白加黑的上班,生活实在太艰苦,同年12月回到家乡。

和春芬说:“当时看到家里的房子,我心里非常难过,我哭了,一年来心里一直想的是赚钱,却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家里的生活”。

 2009年开始,和春芬夫妇四处筹措资金,购买了一辆农客二手车,开了一个食品店,挖了4亩左右的2个鱼塘,放了6000多尾鱼苗。和春芬在家喂鱼看店,丈夫跑车。让人欣喜的是5月份县里修香维二级公路,食品店生意特别好,日子逐渐好起来。 

然而,意外总是始料不及,2010年3月的一场暴雨冲毁了鱼塘、近万条鱼被冲走,瞬间投资在鱼塘的16000多元钱化为乌有,只剩下那个食品店了。她想,在创业的路上,难免遇到磕磕碰碰,但人得往前看,不能放弃希望。

2011年1月17日,和春芬夫妇驾驶自己农客车到香格里拉拿项目部支付的房租费和生活费,然而在途中发生了车祸。山路滑坡,还下着雪,车滑落到路下,车上六个人都受了重伤,被送到医院。这起意外车祸使家里的农客车报废了,光是乡亲的医药费就赔了11.6万元。两个女儿还在读书,一个读中学,一个读小学,一家人陷入痛苦之中,一向坚强的她也绝望了,甚至想到了放弃治疗、放弃生活…… 

有一天,和春芬在屋里睡觉,听见两个女儿的对话,小女说:“爸爸妈妈快点好起来,我想读书”,大女说:“妹妹,我已经长大了,过年后我不读书了,出去打工赚钱养爸爸妈妈,要妹妹上学”。和春芬难过的哭起来,她决定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一定要站起来!通过治疗,身体慢慢得到恢复。

为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日子,2011年2月和春芬夫妻决定搞养猪厂,家里没有资金,向塔城信用社贷了5万元启动资金,建设猪圈12间,买了第一批小猪50头,当年出栏40头肥猪,利润30000元。

 “要养猪赚钱,一要有技术,二要上规模。”和春芬说,“但当时,我一缺技术,二缺钱。我很幸运,在维西县妇联的帮助下,我到云南农业大学学习养猪技术”。 

学习回来后,向信用社先后三次贷款26万元,建设养猪场和饲料加工车间。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和春芬不忘乡亲父老。2012年在村总支的指导下,注册了和家养殖合作社,带动以妇女为主的社员25户,为每户发放了1头母猪。 

2015年带动合作社社员50户,每家都实现年出栏小猪几十头,肥猪5至6头,无偿为他们提供技术和销售服务,每户创收3万元。 

靠着头脑,靠着勤劳的双手,和春芬一家再次从贫困的原点起步奔小康。2016年,她家养猪纯收入达到8.9万元。摘掉贫困帽子,让和春芬夫妇感到自豪,两个女儿也让和春芬夫妇感到自豪。受勤劳的家风影响,和春芬的两个女儿勤奋学习,成绩优秀,先后考上了大学,大女儿今年上大四,小女儿上大一。

如今,和春芬和他的丈夫又在着手实施新计划:扩大无公害养猪规模,赚更多的钱,带领更多的贫困群众摘掉贫困帽子。和春芬脱贫摘帽的事迹值得广大妇女学习,她的经历告诉大家,要摘掉贫困帽子就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贫穷命运。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