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罗懿康) 近年来州科技局以“州校合作”为契机,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引进方式,扎实抓好人才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根据州委、州政府对迪庆高原特色产业的安排部署,结合中国药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学科优势,采取“一名专家、带领一个团队、服务一个产业”,即“1+1+1”的服务运行模式,2015年以来我州先后吸引了余伯阳、尚靖、曹征宇、毛华明、葛长荣、严达伟、苗永旺等专家团队到迪庆企事业单位开展藏药、中药材、牦牛、藏猪、尼西鸡、那米鸡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着力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瓶颈及实际困难,共同组织实施了“高寒坝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治疗痛症特色藏药贴膏剂产品开发研究及产业化”、“牦牛冻精改良及独牛培育技术攻关”等18个省、州科技计划项目,其中共同向上争取了省级科技项目及认定资金落地14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4000余万元,形成了《那米鸡遗传资源调查与种质特性评价》、圣域天香牦牛系列产品等技术报告和系列新产品,建立了“余伯阳专家工作站”,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州科技局每年初在全州广泛征集实用技术培训需求,并与“云南省农业科技进藏区三年行动计划”紧密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培训计划及方案,邀请云南农业大学相关种、养殖专家讲授相关实用技术,将科学的种、养殖实用技术带到农户家、田间地头,2015年以来与云南农业大学共同组织牦牛养殖、养猪、葡萄种植、中药材种植、蔬菜栽培、尼西鸡饲养管理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群众超过4000余人次,专家“手把手”教授群众农村实用技术,增强了广大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基础。
为提高我州村镇干部能力素质,增强基层农村干部服务“三农”的能力,我州采取“走出去”的培训方式,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迪庆州农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计划,在云南农业大学组织开展迪庆州农村干部培训班,分3年对各县(市、区)188个行政村、社区主任、书记(每个行政村、社区两人)进行轮训,到2017年实现了全州376名农村干部培训全覆盖,更新了广大农村干部知识、观念,增强其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素质。为解决地方干部服务群众能力不足、思维不够开阔、本地企业家经营能力较差、对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认识不足等问题,2016年、2018年先后组织两期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及迪庆科技创新能力素质提升班,组织州级相关部门、全州科技系统干部、科研院所、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龙头企业共计73人赴南京参加培训,培训围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技巧”、“中药材种植及采收加工技术”、“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技巧”、“企业家管理素质提升”等课程,并与实地参观学习相结合,提高了参训人员对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认识,提高了干部服务企业能力,转变了本地企业家传统的管理观念。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