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嘴巴辩理的艺术

◆王吉

语言艺术是一个民族语言内涵的体现,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凸显语言的美感,建立完善的语言工具,从而形成民族内在的意识形态。

“咔嘉”汉译为“嘴巴上的辩理”,是德钦县最为普遍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习俗。“咔”在德钦藏语方言里代表“嘴巴”,“嘉”的汉译是“辩理”。根据地方不同,有的地方还称之为“咔夏叫”、“咔嘉也”,这与当地方言发音有着莫大的关系,“咔嘉”以德钦县云岭乡西当村最为典型。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互生间隙,这导致生活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阻力。然而,藏民族有着一套类似“辩论会”一般的群体聚集相互批评的活动。“咔嘉”就是以幽默诙谐的语言通过相互开玩笑的方式,以鞭挞、教育他人为目的。大部分情况下措辞比较平民化,只有少数人能够利用谚语、格言、民谣等含有智慧性的词进行辩理。内容围绕百姓的平时生活。比如邻里关系、夫妻关系、孝敬父母等问题,以揭短、调侃,自嘲达到辩理的目的。

“咔嘉”这门以语言艺术为背景的活动具有场地的随意性,一般在结婚、大众场合,人们才进行“咔嘉”活动。而“咔嘉”这种辩理的方式也比较普遍。

藏民族的很多仪式中,都体现出了尊老爱幼和男女有别的等级观念。“咔嘉”这项活动也会根据辈份和性别,将人物差别化区分。比如说男子入座的地方称之为“普诺”(音译),女子入座的地方称为“么诺”(音译),整个活动严格按照从历史中传承下来的次序进行。比如:给每位参加的人倒茶,待所有人入座后,开始坐唱敬茶调,然后人们将会按照长幼有序的原则依次进行辩理。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咔嘉”这项以语言为基础的传统民间习俗,体现了藏族人民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同时也体现出藏族人民追求生活和谐的向往。“咔嘉”以双方相互自愿参与为前提,同时要敢于接受批评,在辩论过程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同时还要在悉心听取意见建议后能够主动改正错误,争取下一次“咔嘉”活动不成为众矢之的。

简单来说,“咔嘉”这项活动很好地继承了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19-04-19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5588.html 1 嘴巴辩理的艺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