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紫溪镇以紫溪彝村为示范,以点带线、以线构面,高位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打造山清水秀、路净村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彝寨。2018年,紫溪彝村被省提升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旅游特色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重规划,打造宜居乡村。该镇在美丽新村建设中注重规划先行,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彝风彝俗,科学编制紫溪彝村村庄建设规划、产业规划、文化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做到四规统一、四规融合。村庄建设规划既突出特色民居建设,又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实现了家家户户人畜分离、雨污分流、垃圾统运,进一步夯实了紫溪彝村创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的硬件基础。同时,产业规划围绕打造乡村特色旅游村的目标,植入彝族文化,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树新风,营造文明村落。把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及省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创建有机融合,并将涵养乡风文明作为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的重要抓手,切实抓实“党建+乡风文明”、“党建+文明创建”和“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活动,教育引导村民树立“管理人人参与、整治人人有责”的意识;加强村务监督管理,加大村容村貌整治,村内安保实行“轮户联防”责任制,强化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发挥好村民主体作用;持续创新“党建+村务管理”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由党员负责包保责任区内的民事调解、环境卫生、咨询服务、消防安全等,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格局。
抓整治,扮靓美丽彝寨。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各农户按每人每年不低于12元、商店和农家乐按每月50元的标准缴纳垃圾清运费,用于聘请保洁员,负责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清运。目前,彝村民居已全部厨卫入户,人畜分离,室内外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房前屋后不再乱堆乱放,村内道路、公共活动场所、民居庭院及村庄周边等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进一步强化彝村基础设施,村内重要节点设分类垃圾箱、移动垃圾车,每户配置标准分类垃圾桶,实行垃圾定点投置、分类处理。截至目前,彝村片区设置路灯176盏,覆盖了整个村寨,并做到路灯样式和村落景观风貌紧密结合,让彝村“亮化”尽显彝族特色。村内建有三类以上公厕3座,配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3座;利用党员志愿服务日、学雷锋志愿服务日及每周一次的环境综合整治日等时间节点,定期组织社区干部、群众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紫溪山沿线、紫溪彝村景区沿线、村组街道等卫生死角区进行卫生大扫除,村容村貌大大改善,彝寨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颜值”全面提升。
促融合,撑起靓丽新村。凭借紫溪彝村良好的自然禀赋、浓郁的彝族文化和便利的交通条件,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乡村旅游业、观光休闲农业、休闲养生、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力促“文旅融合、农旅对接、产业联结、村村联动”,确保形成独具特色的“经济带”,以特色产业撑起靓丽彝村。目前,紫溪彝村乡村旅游农家乐已发展到28家,彝家客栈8家,小商店4家,同时引进了滑草场、鲜花谷、庞业农林庄园、紫溪森林康养小镇、松毛长街宴等一批企业入驻,农民群众真正实现家门口就能赚钱。2018年,紫溪彝村全年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0余万元,实现户均收入9.98万元。 (云南网)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