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第一包有机烟“玉溪庄园”的包装上,有一个黑白影像的美丽村庄,这个美丽的村庄有一个同样美丽的名字——凤窝。凤窝村是玉溪市峨山县风景最旖旎的村庄,而峨山县又是云南省中部优质烟生产的黄金走廊。由于所产烟叶内外品质俱佳,被红塔集团定位为工业品牌高端优质原料生产第一车间。
今年6月,峨山县组织最具影响力烟区建设集中采访活动,媒体记者们走进峨山县甸尾村、塔冲村、凤窝村、玉溪庄园……欣赏当地自然风光,体验彝族风情,看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一路上收获满满。
多措并举拓展扶贫渠道
6月27日的媒体见面会上,峨山县政府副县长倪强介绍了烟草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2018年,峨山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数为3339户12099人(其中,未脱贫641户1914人),有富良棚贫困乡1个,35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1.46%。其中全县共有种植烤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256户,涉及烤烟合同面积7715.4亩。
倪强表示,2018年,峨山县烤烟产业扶贫拓展渠道、多措并举,在双江、小街、岔河、甸中、大龙潭、富良棚、塔甸等乡镇33个村实行烤烟生产精准扶贫政策全覆盖,共为烟农兑现补助资金合计77万元,减轻了烟农的经济负担,增加了经济效益,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助力打赢全县扶贫攻坚战。
塔冲民族特色村
来到富良棚乡塔冲村,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一排排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的二层小楼映入眼帘,墙体上画有彝族特色的各种彩画,内容涉及生产生活、民俗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穿过整齐划一的特色民居,顺着小路就能走到“合家欢广场”,广场中央的壁画装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精致。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塔冲村全村只有20所瓦房,其余全是土掌房,都破旧不堪。后来,村庄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巩固烤烟传统支柱产业,推行烤烟滴灌技术170亩;坚持长期发展、以短养长发展的路子,新增核桃种植面积3839亩,核桃林下套种紫薯1000亩,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提高土地产出;扶持发展较大规模生猪、山地鸡养殖户6户。此后,居民生活、经济条件都有所好转。村里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经过一年多的打造,才建成眼前干净敞亮的民族特色村庄。“外地的朋友到这里,可以到彝文化传习馆了解本地文化,到祭龙树公园、白石山观景台生态休闲,到油菜花海里赏花寻趣。如今,塔冲民族特色村建设已成为全县展示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民族团结、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个示范窗口。”塔冲村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中祥介绍说。
中国第一座烟草庄园
2012年,红塔集团在岔河乡凤窝村投资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有机烟草庄园——凤窝庄园(也称玉溪庄园),推广有机种植模式,凤窝庄园是一个“品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为主要生产组织模式的现代农业庄园。7年后,记者一行来到这美丽的庄园探访,庄园种植着有机大米、高端蔬菜。庄园边的民族文化广场、风雨桥、河道长廊以及古风貌的建筑、村落荷花景观带,令人赏心悦目、心驰神往。
积极发展乡村全域旅游,“明天的凤窝”将定位为彝家有机生态农庄。峨山县县委副书记、县委统战部部长王勇说:“峨山凤窝庄园是中国第一座烟草庄园。借鉴凤窝经验,峨山县将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调整农业结构模式,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几年来,我们通过在凤窝庄园举办彝族火把节、户外山地自行车比赛、全民徒步活动等来吸引更多人走进峨山、了解凤窝村、凤窝庄园。目前,我们也在不断调整凤窝庄园的经营策略,希望能找到更多合适的文旅企业进行相关合作、策划管理,提高峨山的旅游知名度,不断促进旅游发展。”
今后,峨山县还将在“明天的凤窝”定位基础上,计划推出共享厨房、有机雪茄、树蛙、星空屋、特色民宿、亲子乐园、机器人服务、农事体验、乡野活动等旅游项目产品,一幅峨山的“全域旅游蓝图”已然铺开。 (云南网)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