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忠
2003年夏季,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流,像数万年前一样如约北上,不同的是,它前锋掠过的一片土地,在这个季节拥有了一个新名字——联合国“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世人为地球上又一片纯净的土地受到现代文明理性地保护而倍感欣慰。人们注视这片新奇的版图,却发现在它的腹地,有一个陌生的名字——维西。当最初的好奇心沉淀之后,人们转过头去,这个名字又出现在华夏文明浩如烟海的典籍故纸中。只不过,它是那么悠远、神秘,只让人感到它那躲在文字背后隐隐绰绰的微笑……
六千五百万年前,印度大陆板块受到来自地球深处巨大力量的推动,自南向北缓缓漂移,一头扎进亚洲大陆古老的地壳下,我们这个星球,历史上最具活力的一次改变开始了。从此,亚洲中部那一片高原成为离天最近的地方,在这片高原的东部,也随之形成了一系列巨大的高山深谷。北方雪峰脚下,晶莹的流水汇成3条大河,它们齐头并进,在积蓄了庞大的能量之后,终于各自冲出峡谷的羁绊,成为举世闻名的河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它们的名字也随着众多伟大民族的繁衍、发展而成为地球环境与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标志。
维西,这个深藏在横断山脉东部的峡谷秘境,正位于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在它的版图上,新造山运动凝结的自然魅力将这3条奔腾的大河挤压在一起,相距最近处仅仅 60多公里。
如果说发端于青藏高原的涓涓细流是大河的童年,那么,在进入山高谷深的三江并流地区后,大河就迎来了它激情四射的少年时光。从海拔4880米的雪山之巅,到海拔1480米的河谷绿洲,大河串联起天地万物的造化,在无数次日升月落、云蒸霞蔚间,将自己所流经的这片土地点染得出神入化、美不胜收。
地处中国西南最为广袤的原始生态区腹地,维西集中了许多世所罕见的独特景观。高达3000余米的海拔落差,形成了立体分布的4个气候带。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成为亚洲大陆上生物迁移的天然通道。大自然看似不经意的安排,却使维西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之一。从恐龙时代硕果仅存的珍稀植物珙桐到价值不菲的红豆杉,从品种繁多的野生杜鹃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维西,在熟悉它的人们的口中,拥有了许多美丽的别称。
地处世界杜鹃花的故乡,维西拥有云南全部8大名花。从春季到夏季,品种繁多的各色杜鹃花或点缀在参天大树之间,或绽放在雪山冰峰之下,或遍布于高山草甸之中,形成了连绵数百里的花海长廊。
当第一缕阳光映红维西最高峰——麻几洼时,苍穹之下几十座雪山的峰顶便从大地升起,连成一线炫目的光带。如同印证一个千百年不变的承诺,浓浓的雾霭也在这个时候自河谷升腾,像缓缓掀开的面纱,掠过梯田、丛林、花海,萦绕在碧罗雪山和白马雪山的座座山峰之间。澜沧江,就是用这种奇特的方式,反哺着使它日趋丰满的大山。
聚龙湖座落在终年积雪的麻几洼山峰脚下,雪峰上十几条喷涌而下的瀑布,在一片深山牧场的尽头汇集起海拔3600米的聚龙湖水域,倒映着雪山丛林和似锦繁花。
在一山之隔的金沙江边,萨马阁丛林中的滇金丝猴们嬉戏着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全世界仅存的13个种群里,维西拥有了其中的4个种群,2000余只滇金丝猴。从没有人能够说明白,这些大山的精灵在萨马阁已存在了多少年,但生活在金沙江畔的滇金丝猴们却默默地见证着人类走进大山的足迹……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