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不要钱,只要签个名”,记者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弥城镇红星村委会大三村集贸市场,一个浑厚的声音不时传来,走近一看,与菜市场大相径庭的是一个流动的书摊,掩映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摊主李存德,时而弯下腰,时而转过身,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个借阅的“顾客”。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伴随着一辆手推车、一堆书、三条板凳、四个竹筐,这就是整个书摊的全部。
“我借那本致富天地”“我要看到那本云岭先锋”……新的一天,李存德不断拿书给借阅的人,凑近一看,书摊摆放的书目丰富多样,有《云岭先锋》《革命老区弥渡》《致富天地》《基层农村社区反邪教知识读本》《青年文摘》等各类书籍200多本,俨然一座“小型图书馆”。
李存德是红星村委会大三村的村民。他今年已经68岁了,1976年11月17日入的党,如今已有43年党龄,他曾在昆明东川矿务局矿务工程队工作,后因公受伤,不能再继续工作。回乡后,作为一名老党员的他,不愿安享晚年,继续发挥余热,在村党总支的帮助下,担任起红星村委会农家书屋管理员。然而,他发现来书屋看书的人寥寥无几,于是在2018年1月,他省下看病的钱,用200元买了一辆小推车,又用100多元买了四个竹筐,精挑细选了许多群众爱看的书籍,把农家书屋搬到了菜市场,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都依然坚持着。
“现在的人钱越攒越多,但知识却越学越少。”他向记者介绍着,顺手拿起一本字典,说:“我看了这些都还觉得远远不够,还想继续看,我的目的是想让大家用知识武装大脑,用知识装点文明。”据统计,目前在流动书摊登记借阅量达1.3万人次。
每天清晨,这个雷打不动的小书摊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为往日纷扰繁杂的菜市增添了一丝别样的意味。常来书摊借阅的有空闲的小贩、跟着家长卖菜的孩子、休闲的老人们……越来越多的人每天因为这个简易书摊而聚集在菜市场,用零星的时间汲取知识的养分,他们常常在书摊边学习边讨论,形成了一道文明新风的美景,这道美景从书摊不断地扩散到大三村周边的村民。
正在书摊旁的李培光老人说:“自从流动书摊开设以来,我经常来借阅各类书籍,让我慢慢养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活泼可爱的中学生李健磊说:“我常常来借阅各期青年文摘,它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对我的语文写作非常有用,以前我的作文总是不及格,但现在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勤劳朴实的李加胜说:“我比较喜欢借阅致富天地类型的书籍,它让我学到了许多脱贫致富的方法,增加了家庭的收入。”红星村党总支副书记杨超激动地说:“李存德作为一名老党员,拖着病痛的身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无怨无悔地为大三村的父老乡亲“传经送宝”,老李的流动书摊是我们大三村文明的‘加油站’”。
(云南网通讯员 白如月 顾丽琼)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