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每年的圣诞节前后,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曾经在乡下过的那次圣诞节。23年前,我去北方一个偏远乡村支教,虽然只是半年时间,但我和班里的19名学生早已打成一片。
进入十二月,随着支教回归日期临近,心情变得沉重。记得是23日的午后,有学生忽然问我什么是圣诞节?我惊讶还有孩子不知道圣诞节,便在课堂上提问起来,发现却只有个别学生了解,说有圣诞树、圣诞老人。我给他们讲了圣诞节的由来、庆祝方式,以及城里如何过节。他们一个个趴在桌子上,听得很认真,眼里充满向往。我忽然心一动,何不为他们过一次圣诞节?
于是,我先去学校后面山上,砍了一截带着松果的松树枝,扛回来剪成圣诞树模样,下面用木架固定住。第二天坐车去六十多里外的县城,用最后剩的几百元买了一些钢笔、书本、手套等,并按照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逐一写了祝愿,包裹在礼物中……
一切准备就绪,25日下午,我支开学生,在黑板画上两个圣诞老人,把桌子凳子挪开,在屋子中间腾出块空地,摆好圣诞树,上面用彩色布条将礼物一个个沉甸甸地挂满。然后叫进学生们,在孩子们惊喜的眼神面前,宣布圣诞节开始了。
我们围坐在圣诞树四周,像开联欢晚会一样,唱歌跳舞、讲故事,谁表演完一个节目,我就让他去圣诞树上摘自己的礼物。看着学生们用心表演,听着学生们陈述理想,在他们羞涩、快乐的表现中,我的心情好了许多……
那天放学后,我正准备离开教室,推开门,却惊异地发现班里那些孩子站在外面,整齐地排着队,每个人手中捧着一只红通通的苹果。我愣了一下,刚要询问原因,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接着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圣诞节快乐!”顿时,我的眼睛湿润起来……
圣诞节后的第五天清晨,我没和学生告别,悄悄地离开学校,行李中装着沉甸甸的19只苹果。等我回到城市,收到学生们的来信,每个人除了埋怨我不辞而别,都讲起那天圣诞节的感受,所有人都感谢我让他们度过人生中的第一个圣诞节。我再一次伤悲起来,我何尝不是感谢他们,那也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圣诞节,也是我这一生中唯一的一次。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