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云
迪庆州香格里拉中学,原名香格里拉上海高级中学,是沪滇合作上海帮扶迪庆的重点项目之一。在州委、州人民政府以及州教育体育局的关心支持下,于2007年9月开始筹建,2009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截至目前,全校有42个教学班,2300余名学生。
建校以来,该校一步一个脚印,在困境中成长,在探索中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结合地方实际 确立办学理念
该校以“为人正、为学勤、为业精”为办学理念,秉持“德厚识博、品淳学渊”的校训,形成求实、创新、和谐的校风,博爱、慎思、善导的教风,勤学、会学、乐学的学风。目前,学校基本成为办学方向明确,办学有特色,育人环境良好,管理严格,教学模式切合实际,保障机制健全的高级中学。基本实现把学生培养为身心健康、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全面发展、特长明显的高中毕业生的目标。
二、立足教学工作 坚持精细化管理
该校贯彻“始于精细,行于精细,才能成于精彩”的要求,践行“讲真实,行务实,求实效”的准则。学生学习基础偏弱,就开展初高中衔接教学,编写初高中衔接校本教材、学考校本教材,提高学生学业水平考试通过率;学生习惯不好,就实行精细化管理,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纪律意识等;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人生规划,就开展三大步励志教育,切实推进“立德树人,铸魂逐梦”活动……总之,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生踏踏实实成长。2019年,该校高考成绩获得增值率全州第一,专科上线100%。2020年,学业水平测试全科合格率95%。
三、开展教育扶贫 落实十四年免费教育及各项教育惠民政策
该校立足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认真落实十四年免费教育,助力教育扶贫。严格执行教育惠民政策,包括“两免一补”“迪庆州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等,做到“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同时,认真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一直以来,该校认真学习资助文件精神,宣传有关政策,严格资助程序,切实做到及时、全额将相关资助金发放到每一位受助学生手中。资助项目包括浙江新华爱心基金会资助学校建立的“珍珠班”、中国扶贫基金会在该校成立的“新长城自强班”、中国福利彩票滋蕙计划等。
四、帮扶困难学生 做好控辍保学
该校95%的学生来自偏远农村,80%的学生家庭处于贫困线,其中25%的学生家庭属于建档立卡户。该校坚信,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最有效的方式,教育有责任重点关注这一群体。在师生关系上,要求老师公正无私,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爱优等生、不冷落学困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老师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学生建立真挚的感情。
五、注重全面发展 培养特长生
该校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形成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开设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特长班,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配齐优质的教师队伍,进行系统、科学的专业训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特长生的培养,即特长教育,就是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之才、有用之才。开展特长教育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也为毕业生的成长和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2020年,该校参加体育统考的有49人,48人专业上本科线,参加艺考的特长生中,舞蹈专业本科率达100%,书法专业本科率达89%,美术专业本科率达80%。
六、依托高职院校单独招生 拓宽升学渠道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选拔综合素质高和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特殊才能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而推出的重大政策。鉴于该校部分学生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或者偏科,高职单招让他们在参加高考的同时有了第二个选择。该校在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前提下,积极组织高职单招考试报名和录取等工作,尽可能为学生争取上大学的机会。2020届毕业生中,共有202名学生通过高职单招考试,考取了公办专科学校。
七、创新尝试 开发校本课程
开发校本课程,是该校的一个创新尝试。在学校、年级组的号召下,老师积极发挥特长,开设了学科拓展课、实验探究课、公共专题课、体艺特长课、民族特色课、社会实践课六个类型的活动课。2019年秋季学期,该校开设了3D技术、篮球、足球、乒乓球、演讲与口才、播音主持、英语口语角、毛笔字、木工制作、传统发酵技术、航拍中国、中华礼仪等6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同时,为了保护历史文化、继承传统文化,也为增强学生的技能,实现全面发展,该校开展非遗文化进课堂,申请开设尼西土陶、德钦弦子、唐卡绘制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技能选择,2020年春季学期已开设“德钦弦子”非遗活动课。
八、开门办学 引入优质资源合作办学
该校与长水教育集团(衡水中学)合作办学。在现有人事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引入衡水教育经验,争取2至3年内学校本科升学率明显提升。合作办学可以加强交流,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实现了办学社会效益。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