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蔓海如梦

⦾ 朱金贤

走进蔓海,恍若在炎炎夏日中捧起一瓣冰凉的西瓜。外在的炎热还未完全褪去,一股清爽的凉意已透入心里。起伏的热浪,一点点融化在蔓海柔情的水波里。

在会泽县城郊,一汪碧水舒展成海,连接着历史和未来,牵引着人们心潮澎湃的希冀。蔓海如梦,在沧海桑田的物换星移里,已渐渐靠近城市的深处,笼络着人们的脚步。近处的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像是希望的召唤。稍远处的高楼上,有人在窗口守望着这一片碧水。远处的人、路上的人、归来的人,都是这里的故人,回味着、等待着、经历着蔓海正在徐徐展开的画卷。

孩子当然是这里最引人注目的精灵。尚在怀抱里的,摇动着手臂忍不住发出“呀呀”的惊叹。稍大一些的孩子,拖着颜色不一的网兜,眼睛里倒映着幽蓝的光影,寻找水里游动的鱼儿。他们把网兜伸到水底,翻来搅去,像是打捞童年的梦幻。偶尔,有几声稚拙的童音响起,是有人捞到了小鱼,兴奋地叫出了声。再大一些的孩子,光着脚在水里跑来跳去,溅起的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五彩的浪花。

太阳伞出现的午后,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木质栈道蜿蜒迂回,像是一条没有尽头的甜蜜之路。一伞一双人,一步一深情,栈道在慢悠悠的脚步下摇动起伏,跳跃出一曲平缓悠扬的舞蹈。他们停下时,脚下的荷叶荡起水花。他们行走时,风中的呢喃像耳语。时间仿佛被伞收走了,阳光就这样慢慢淡了下来。金黄的余晖照着山峦水光,万物仿佛沉入梦境。

这样的情景,让我陷入辽阔宏大又细小幽微的思绪里。我像一个流离多年的游子,在某个静谧的黄昏回到了旧时的家。此刻,云影霞光在水里摇曳,荷的叶浪在风里起伏,晚风里的声音诉说着缱绻的心事。时光的魔力,让人忍不住遐想遥远的故事。我转身,一步跨回蔓海的过去。

三百年前,会泽人民泄蔓海之积水,水消田出,将一片湿地、湖泊变为丰腴的良田。

疏竣后的蔓海,与阡陌村庄错落,与云影山光荡摩。农家力作,呈现一幅丰收的盛景,飘出稻米的味道,养育着这片土地的灵魂。蔓海之美,莫过于秋天,稻子成熟,稻浪滚滚,满坝一片金黄,美其名曰“蔓海秋韵”,为会泽十景之一,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诵。

如今,会泽蔓海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正在建设。蔓海秋韵的美景,城市文化和生态文明的融合,将这一片湖泊湿地变成“有山有水有乡愁”的生态休闲之地,让城里人在劳碌中也能体味返璞归真的喜悦。

如果说,先贤们为了让民众吃饱,把湖泊变成良田,让蔓海有了农耕文化的魂魄。那么,把良田变回湖泊,再次为蔓海注入了生态文明的灵魂。这种螺旋式的进步,是时代发展的沉淀,也是会泽历代先贤和今人智慧的凝聚。蔓海,将在人们的瞩目中迎来黄金时代。

▲ 会泽蔓海景区。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0-09-10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15752.html 1 蔓海如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