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诗词之美

● 王南海

诗词之美,需要细细品味。

中华民族拥有悠长的历史,而古诗词就像是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颗明珠,虽穿越千年的风霜却依然美丽如初。喜欢诗词和其平平仄仄的音律之美,当我们吟诵时,那音调的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极富韵律之美。

古诗词是凝练的。很多场景,只有你亲身体会过才能体会诗中的意境。有一年,我们自驾去敦煌,一路上斗鱼莽莽荒凉的戈壁滩为伴。傍晚夕阳西下,硕大而火红的太阳缓缓西沉。此时,我不由得吟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来,就在那一刻,我突然发现,只有古人才能精准而凝练地表达当时的场景,字字珠玑。

喜欢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投杯停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用寥寥数语,就将心中的抑郁以及豪情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古诗词的情感之美。

除了古诗词里的情感之美,我也喜欢那些诗情画意的文字,宛若一幅幅凝固的面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钟声,面对霜夜江枫渔火,一夜未眠的诗人心中萦绕起缕缕轻愁,诗中对与场景的描写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几句诗时,仿佛诗人手拿画笔,三涂两抹,就创造出了一幅伟大的作品。

喜欢诗词创造出来的万千景色,当你手捧一卷古诗词,不仅能领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状阔,也能读出“梅花疏影水深浅,月光浮动暗黄昏”的幽香。古人用诗词表达自己的人生壮志,金戈铁马的豪迈以及柔情与思念。

喜欢古诗词中的情趣之美。“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中用率真的文字,把一家人幸福甜蜜的生活盎然纸上,充满了情趣之美。

读诗需要一颗安静的心。当你读“微雨燕双飞”或是“烟雨暗千家”时,心中似乎也有一个由诗来营造的美好的桃花源。诗词用最纯粹的语言,体现出最真切、最丰富、最微妙的情感。读诗,可以让人明智,给人增添一份淡雅而迷人的气质。我们身处田园时,可以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月明的山间,可以诵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西子湖畔,亦会想起那句“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词之美,浸润无声。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0-09-18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15867.html 1 诗词之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