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请准确使用“二半山区”一词

●殷著虹

“二半山区”一词在我州成立以来曾被广泛使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是机关公文和行政会议上的常用词汇。但在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中,这一词汇似乎淡出了公文。近年来随着机关公文和媒体宣传报道的需要,这一词汇又被“激活”,成为了相关公文和新闻报道中的“热词”。

然而读者在阅读相关文章中发现,有媒体或公文在使用“二半山区”一词中却存在不准确情况。如有的文章声称“从二半山区到河谷地带”;有的说“某地群众居住在高寒二半山区”,还有的机关公文赫然写到“某某村是典型的二半山区”等等。正是使用的“二半山区”一词的不准确,一来造成了读者的费解;二来也降低相关文章的说服力和宣传效力。

其实“二半山区”作为特定的专用名词,是指在特殊地理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差大,所形成的立体气候特点的山区。具体解释应该是:这类山区一半具有河谷地带的气候特点,一半具有高寒山区的气候特征。故简称为“二半山区”。我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横断山腹地,由于受立体气候的影响,二半山区在沿江一带广为分布。也形成了二半山区不同民族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所以“二半山区”泛指气候反差大的乡镇和行政村,而非指范围较小的某个山区位置。

而此前有相关作者误把“二半山区”当做了半山腰地带的山区使用,所以造成了相关文章的笔误。所以希望相关公文和媒体的作者,不要盲目使用“二半山区”一词,在准确认识“二半山区”定义的情况下,用好、用活这一专用名词,也使广大读者能够准确了解和掌握相关公文和媒体的信息。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0-12-16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17500.html 1 请准确使用“二半山区”一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