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贵明
(上接2020年12月10日第四版)
5.2 维西县具有天然地理气候优势。该县属于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境内高山立体气候和生物垂直分带明显,全县平均海拔2340米,县城保和镇海拔2320米,与丽江市玉龙县城相当。全年平均气温15.5℃,最低气温-1.5℃,最高气温29℃。全年平均风速1.3m/s ,森林覆盖率8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938毫米,降水日数100~160天,年平均霜期169天,年平均降雪11天。呈现春有花开,冬有降雪,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根据旅游气候舒适指数计算,维西县城保和镇气候舒适指数THI=59.29,感觉程度评价为“凉、非常舒适”。按月份计算,1、2、3月与12月THI指标“偏冷,较不舒适”, 4月和11月“清凉,舒适”。说明维西县境内全年有8个月处于气候舒适指标内。就区位气候而言,相邻的香格里拉市、德钦县气候舒适指数比维西县低。
维西县要激活旅游市场,应当充分评估和利用自然资源和交通等基础条件。随着通甸机场、维通二级公路的建设,维西县交通瓶颈将很快突破,交通区位优势正在形成。2020年以后,从县城出发预计1.5小时可以到达最近机场,3~4小时可以到达丽江、香格里拉市和德钦县。因为具备海拔适度、气候温和的自然气候条件,在交通得到改善后,维西县就具有形成滇藏线旅游集散地的基础资源条件。
2017年12月,在维西县阔时节期间,县民宗局曾邀请在不丹国投资建设山地旅行庄园的泰国企业家前来维西考察。泰国企业家考察丽江、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参与叶枝阿尺目刮节、傈僳音节文字论坛后,提出一些建议。泰国企业家认为,热带南亚国家大部分人终身没有见过雪,旅行对他们最大的吸引力是雪山,这是气候旅游的一种心理反映。但香格里拉市、德钦县海拔较高,加之迪庆境内公路沿途驿站服务设施不完善,南亚游客感到极不适应,他们优先选择前往日本游览雪山。泰国企业家还认为,迪庆境内存在的多种民族、多元文化和生物多样性是日本雪山旅游所不具备的优势资源。如果在气候相对温和的维西县参照同乐傈僳族古建筑模式,建设高端别墅庄园、度假观光酒店,并同步改善维西至香格里拉、维西至德钦、维西至通甸公路沿途休息驿站和服务设施,可以充分吸引南亚游客。
5.3 维西县具有独特的文化遗产遗迹。滇西北旅游业已经发展了30多年,讨论维西县如何融入丽江、大理和香格里拉旅游圈,必须要有自身的独特资源和战略思路。这就对维西本土文化和可供利用的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滇西北几个县(市)中,维西县独特的文化资源大约有九项。一是前文叙述过的神川铁桥遗址,它是有史记载的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座铁索桥,具有全国唯一性。与之相应的铁桥城,经云南专家反复论证,大部分专家认为“塔城关和春独村”是“西铁桥城和东铁桥城所在地”。可以在旅游开发中考虑如何有效利用这两处遗迹。二是塔城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滇金丝猴是我州特有的物种,与大熊猫同属“国宝”。三是叶枝镇同乐傈僳族山寨,它是中国乃至世界傈僳族地区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井干式木楞房建筑群,代表着古代傈僳族的审美情趣和建筑风格,在滇西北旅游圈中有鲜明的特征,具有唯一性。四是傈僳音节文字,它是历史上唯一由傈僳族人自发创制、自觉推广的本民族文字,这种由一个人创制出一套文字的现象在人类文明史上极其罕见,具有唯一性和代表性,目前正在运用信息化技术进入国际学术界视野。五是横断山区傈僳族迁徙路线和茶马古道路段。六是傈僳族合奏古乐器。这是维西傈僳族用5种自制传统乐器合奏舞曲或者古乐的文化传统,并且有与之匹配的舞蹈和唱词。这5种乐器分别是菊律——丝竹管乐器、启本——四弦弹拨乐器、吉姿——弓弦乐器、玛古——口弦、绰绰——口簧。这种由少数民族群众制作的传统乐器,合奏出至少20部古曲的现象迄今国内罕见,具有申报国家级遗产和世界遗产的潜力。七是傈僳族的弩文化。弩在傈僳族地区应用较广,维西傈僳族的弩不是唯一代表,但在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引导下,维西傈僳族弩制作和射弩运动广泛普及,目前全县射弩爱好者达3000余人,多次在省内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可以探讨如何将这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族体育项目与旅游产业互相结合起来。八是傈僳族的祭天仪式。祭天是中国历史文化现象,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傈僳族的祭天仪式曾经在叶枝、巴迪两个乡镇盛行,1966年至1986年之间停止,后经省、州、县各级民族文化部门抢救,2015年逐步恢复。这种仪式包含了古老的天文历法和氏族社会遗迹。九是攀天阁高海拔产稻区,攀天阁乡黑谷种植区海拔达到2680米,比稻谷的正常生产区高出1000米,这种特殊的农业现象在滇西北乃至全国具有唯一性。上述九项之外,维西县各民族的传统歌舞、音乐、戏曲、口传文学各具特色。
5.4 维西县具有傈僳族文化艺术人才。目前,维西县傈僳族文化学术研究队伍力量薄弱,传统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滞后,但维西傈僳族群众具有热爱歌舞的天性,近千名音乐艺术人才和民间音乐爱好者活跃在丽江、迪庆、怒江、德宏、保山等傈僳族地区,热衷于民族音乐的创作与宣传。迪庆州民族歌舞团由藏族、傈僳族组成的香格里拉组合,获得2005年云南省青年歌手大赛金奖、2006年第十二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组合类银奖、2008年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流行组银奖。200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元旦双语晚会、全国政协茶话会演出,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们曾代表我国出访了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各类重大国际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并登上最高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香格里拉组合一直致力于迪庆香格里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搜集整理了一些民间文化精粹,并进行了艺术加工,其中包括了傈僳族音乐歌舞。傈僳娃娃组合是近年来活跃在云南省和傈僳族地区的维西本土组合,通过努力,已发展成具有创作、演唱和后期制作能力的综合性原创音乐组合,也在国内各种比赛中频频获奖、崭露头角。此外,还有三江姐妹、和自英、和万莲、维西阿娜、傅国英、熊丽忠、李碧清、艾玛龙杰、蜂玉花、左手、李雪、汉玉梅、傈僳扎西等专业歌手和民间歌手。这些歌手的整体教育程度不高,但傈僳族丰厚的艺术土壤滋润了他们,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和民族文化觉醒,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区域和民族特征。如何加强引导,把流行歌曲、通俗歌曲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对接、与旅游市场对接,创作和传播既通俗又经典的民族文化艺术作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未完待续)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