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全面铺开。接种疫苗后有无严重不良反应?两针之间,间隔多久最有效?几天能产生抗体?保护期如何?不同年龄接种效果是否有差异?针对公众高度关注的疫苗接种疑问,新华社记者独家采访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
杨晓明介绍,目前已监测到的不良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主要是接种部位疼痛,全身反应主要包括头痛、肌痛和发热等,远低于已经上市的普通疫苗的副反应。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方案采用两针接种方式,可选间隔有二周、三周、四周。结果显示,间隔三周和四周的效果最好,免疫的持久性、抗体阳转的水平、抗体平均值等各项指标均好于间隔一周和两周。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对于疫苗的敏感程度不尽相同,因此打完疫苗后形成保护的时间也各有差异。从目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的阶段性分析看,第一针注射10天后就可以产生抗体,但是,不同人之间抗体产生的差距很大,所以要打第二针。两针注射后,再过14天,就能产生高滴度抗体,形成有效保护,且全人群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9%。目前最早接种疫苗的人已经做了8个多月的观察,结果显示依然有效。从已经获得的数据看,保护期可达半年。
对于青少年何时可以打疫苗,杨晓明介绍,根据已获取的确切临床数据显示,3至17岁青少年都可以打,安全性没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3至5岁的孩子,因为免疫系统仍在发育期,所以打疫苗时还要慎重密切观察,很快这部分人群也有望接种上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值得一提的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广谱保护的,对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毒株都有很好的交叉中和,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新华社记者 王琳琳)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