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燕)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维西县人民法院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司法为民利民便民。
持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助力维西经济社会发展。县法院加强与新闻媒体互动,利用官方微信、微博、抖音和今日头条等宣传媒体,结合审判实务中遇到的典型案例,打造“互联网+普法”的新常态,深入开展“以案释法”“以案说法”的普法宣传。推出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以案释法”专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共推专栏9期,在官方微信、微博和今日头条等宣传媒体共发布相关信息报道236篇,点击量累计达61779次,其中6篇还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采用,在全省法院的微信公众号宣传排行榜中,宣传活跃度连续3个月居全省法院榜首。
提供优质诉讼服务,减少当事人负担。县法院针对辖区内人口多居住于高半山区、诉讼能力低、证据意识薄弱等特点,积极开展案件巡回审理,让矛盾纠纷在现场得以化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低成本、易接近、看得见的司法公正,切实体会到司法的人文关怀。截至目前,共开展巡回办案56件,法律宣传22场次。同时,加大对重点案件执行力度,对涉及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伤害、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涉民生类的案件,优先处理,加大对涉民生领域拒执行的打击力度。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网络等形式,加强与当事人沟通,将每个阶段需要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准备工作一次性告知清楚,减少当事人的诉累。该院及时查控财产线索,先后到辖区内各乡镇和社区,主动对已经立案的执行案件进行财产线索摸排,通过网络查控,到被执行人家中了解情况,采取强制执行惩戒措施等方式,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初心与落脚点,让执行工作“在路上”。全院共开展财产线索排查36件次,集中执行案件78件,强制执行1件。
强化司法服务。县法院充分利用网上立案、网上交退费、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跨域立案等线上诉讼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诉讼服务。网上立案114件,跨域立案9件,网上收退费651次,诉前调解125件,诉中调撤296件,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调解155件。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巡回立案诉讼服务渠道,为高龄老人提供上门立案服务,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优化退费工作机制,主动为当事人办理诉讼费退费手续,避免了当事人因不清楚退费问题多次询问的困扰。通过送法下乡活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前移,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登记立案、普法宣传等服务,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拉进了法院与百姓之间的距离。
制定便民措施,打好利民为民“组合拳”。县法院结合地域特点和单位实际,向社会作出“我为群众办实事”10项承诺,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要求,发布维西县人民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优化营商环境10条实施细则,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