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桑央宗
迪庆,是一片红色热土。1936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中甸(现香格里拉市)时,松赞林寺僧人代表与贺龙等军团首长举行会谈,全力为红军筹粮6万多斤,并派出僧侣为红军作向导。贺龙将军为表示感谢,亲笔书写“兴盛番族”的锦幛赠送给寺院,祝福藏族人民繁荣昌盛,书写了军民团结的历史佳话。
民拥军情深意浓,军爱民真心意诚,迪庆更是一片双拥热土。自战争年代到现在,迪庆人民一直全身心地呵护着子弟兵,子弟兵也深深地眷恋着这里的人民和土地。近年来,在迪庆这片高原大地上,处处呈现出群众的浓浓拥军情,时时有子弟兵支援地方建设的身影,片片红色印记愈发鲜艳,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开创军政军民团结新局面
为延续迪庆红色血脉,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军地双方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每年的元旦、春节和“八一”建军节期间,州、县(市)四套领导班子组织带领各有关部门走访慰问驻迪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在全国烈士纪念日期间,州委、州政府组织走访慰问烈士家属,自卫还击战老战士及参加过西藏平叛的健在老战士,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
州委、州政府克服地方财政困难,倾力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为驻军部队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费,并将慰问部队、重点优抚对象等双拥活动经费列入每年财政预算。与此同时,州委、州政府还积极支持部队建设,确保驻迪各部队粮油副食、水电、燃料和日常生活用品正常供应,主动创造条件组织开展科技、教育、文化拥军活动,并积极支持部队信息化建设。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军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迪庆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拥军优属工作,认真督促各县(市)做好重点优抚对象的各项抚恤补助金按月发放工作,全面落实优抚政策,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落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百年祭英烈”为主题,切实开展烈士褒扬纪念工作……另一方面,各单位、驻军、学校充分发挥红军长征博物馆、州博物馆等国防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作用,积极组织参观,军地还利用元旦、春节、“八一”、国庆等节日,举办军民文艺演出,开展国防知识竞赛、读书演讲、书画展览等系列活动。迪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进入新时代、新境界,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浓厚氛围。
拥政爱民情注第二故乡
驻迪部队官兵非常珍惜迪庆各族群众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主动完成各项援助任务。无论是在项目建设、便民助民、爱心助学上,还是在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战场上,处处都有人民子弟兵忙碌的身影。
2018年11月,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泄流洪峰进入我州境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驻迪官兵迅速出动,不顾危险,奋力救治受伤人员、贴心转移群众,协助地方民政部门运送安置帐篷、钢床、棉被、褥子等物资到预定安置点。并紧急开展帐篷搭建和安置点秩序维护等救援任务……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驻迪部队坚持把驻地当故乡,把群众当亲人,在完成自身战备执勤和演习训练等任务情况下,主动适应形势,积极开展各项拥政爱民工作,全力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为迪庆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4年以来,武警迪庆支队先后投入资金帮助松赞林寺援建卫生室,并组织医疗队到寺院开展义诊活动,为全寺僧侣建立健康档案,为周边广大社区群众就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积极争取,为卫生室设立了编制,并积极投入医疗人员,帮助加强卫生室的管理和服务,还积极联系内地优质医疗资源,让僧人、群众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该支队还出资帮助寺院修缮僧侣活动中心、军寺共建陈列室,帮助清理拉姆央措湖的杂草和积雪,在寺院开展重要活动时帮助维护秩序,派炊事班帮助做饭,为寺院僧侣及周边群众排忧解难……
鱼水情深,历久弥新。迪庆军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传统、砥砺前行,在新的征程上,迪庆党政军民将一如既往,携手同心,以军民融合凝聚强大发展力量,再谱双拥新篇章,共铸发展新辉煌。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