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农村改革的同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要求,1994年底开始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沉重等原因,再加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有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寻求新思路,才能取得新突破。党的十五大提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即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大后,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国企改革攻坚全面展开。国务院按照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改革思路,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通过债转股、国家技改专项资金、国企上市变现、政策性关闭破产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打响三年脱困攻坚战。至2000年末,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度增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本报综合)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