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吗?朋友圈第一条求赞。”“还差9个赞就可以免费纹眉了,帮帮忙!”“我想免费领面膜,麻烦点赞一下。”诸如此类的微信消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在今天,笔者收到了6条朋友圈“索赞”的消息,都是熟人,有的还是朋友,不点赞吧,又觉不妥,所以匆忙点个赞就退出他们的朋友圈。
点赞本是对人对事的一种肯定与欣赏,是一种有形的正能量。如果变成了还人情、完成任务,就有悖于点赞活动的实际初衷,被迫点赞的人,有还不完的人情,做不完的任务,心不甘情不愿,渐渐地远离“索赞”者。
前些年,微信朋友圈集赞行为更为频繁,活跃在微信朋友圈的除了实体店商家做活动引流外,还有很多公众号纷纷推出“集赞免费游云南”“集赞免费领黄金”等活动,有的微信公众号甚至出现预付邮费欺诈、出卖个人信息、骚扰用户等陷阱。去年底,运营方曾对公众号诱导用户分享行为做出惩处限制,今年4月,微信平台又发布《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提出禁止以奖励等其他方式强制或诱导用户将消息分享至朋友圈等,经过整治,微信集赞活动相对减少,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在百度输入“微信点赞”四个字,赫然出现的都是微信集赞APP、微信集赞神器、微信集赞方案等信息,同样的,在淘宝网上搜索“微信点赞”就有600多个卖家。“手工点赞,30个起拍,每个0.4元。”集赞、点赞、卖赞……俨然形成产业链。
笔者非常赞成一些专家的建议,对诱导集赞活动予以清理;对弄虚作假的点赞等行为进行查处,从源头遏制“索赞”问题。
对那些经常集赞免费领取小东西的微友,笔者建议,不要频繁为几个小东西“索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在“索赞”领取礼物的同时,也在消耗朋友圈的情谊,那才是因小失大。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