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孕育桃李万千。一支粉笔,写尽浩瀚星海。2021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第37个教师节。自1985年起,我国政府把每年的9月10日确定为教师节,从此,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便有了自己的归属日。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中国历来就是尊师重教的礼仪之邦,古人的“教师节”也由来已久,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最早的教师节雏形,可以追溯到我国汉代,与孔子的诞辰息息相关。在当时,学校的体制已经趋于完善,据明末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在《与陈乾初论学书》一书中记载:汉、晋时期,每年的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这天,皇帝都要率领文武官员去祭拜孔庙,还要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布席函丈(教师)为饮食之客,席间词赋其娱”。看到皇帝在这天祭孔、请老师们吃饭,各地的官府也纷纷效仿,这天除了祭奠孔子,也要“置休经师,授束修(干肉)”。
由此可见,当时虽然没有明确将孔子的诞辰设立为教师节,但教师已开始享受节日休假、会餐等待遇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教师节也并无两样。
到了唐朝时期,尊孔子为先圣,并将其弟子颜回尊为先师。在这两位先圣、先师的诞辰,政府和民间的祭祀典礼比其他朝代更为隆重。逢孔子的诞辰日,国都和各州、府、县都要举行孔子诞辰祭典,非常盛大。在这场祭典上,除了例行的祭祀和怀古之外,国子监、书院还会从全国选拔“先进教职工”,只要被选中的老师,都能够获得五百两白银的奖金,足见当时对教师的尊重。
宋朝时,沿袭了汉代祭祀孔子的礼俗。宋朝以文治天下,孔庙祭祀尤为隆盛。除了祭祀孔子和请老师吃饭、给老师送礼物外,宋代朝廷还特地拨款赐给官学土地,称为“学田”,学田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办学和资助困难学生。宋代书院收到的社会捐助很多,老师待遇也很高。在当时尊师重道、全民求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连皇帝都带头学习。
清朝时,对教师的尊重更为隆重,不仅设立了太学和文庙,同时还将孔子尊称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教师的薪酬福利也越来越丰厚。农历八月二十七日这天,朝廷将提高各个书院、学府、监院教师的薪金,成绩卓著者在这天还会得到“升职”,最高的会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教师节的进程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民国时的教师节,并非由政府指定,而是民间自发倡导。当时,在一些关注教育的著名学者倡导下,把每年的6月6日定为教师节,其宣言中也明确提出,倡导教师节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教师待遇”。当时的教师待遇也是十分优厚的,可以算作中产阶层。
纵观教师节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在哪一个时期,人们对教师的尊重从来没有变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新的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把崇高的敬意献给教师。让我们把这一份尊师重教的历史,永远传承下去!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