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非公经济点燃发展新引擎

●王靖萍

香格里拉华致酒行、三江生物、宏达金牛公司、香格里拉智园食品……州第八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我州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这些颇具竞争力的企业,深深扎根于迪庆高原,并走出去向国内、国际市场争份额,成为了全州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近年来,我州非公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非公经济户数、从业人员持续稳步增长。“十三五”末,全州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116.69亿元,全州非公经济上缴税金14.91亿元,非公经济工商注册登记从业人员达10.88万人。今年上半年,全州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555245万元,同比增长17.3%,占全州GDP的比重为38.76%;全州非公经济工商注册户数4.5741万户,同比增长7.1%;全州非公经济上缴税金3.9696亿元,占全州税收的70.97%……这些数据,是我州非公经济发展壮大的有力证明。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州经济社会发展,非公经济已成为我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扩大就业的主要载体、财政收入的重要税源、富民强州的重要力量。

州第八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非公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等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把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摆到更为重要的位置,陆续出台了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涉企事项、办税便利化、民生服务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提高非公企业登记管理效率,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努力消除市场隐形壁垒,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活跃度;大力开展“双创”工作,发展众创空间,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双创”支撑平台,积极完善和推动“双创”政策落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进一步增强,非公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面对疫情对非公企业造成的冲击,我州认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保市场主体”为抓手,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商贸流通行业复商复市,相关部门身体力行帮助企业“去库存、渡难关”,解困纾困。

此外,我州还借助电商新业态,不断促进非公企业发展。近年来,我州积极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项目,全州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全覆盖,逐步形成了“农产品+电商”“农产品+微商”、线上与线下、多渠道与多路径相结合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了非公企业产品走出大山的机会。“森吉尼达”“梅里雪山物产”“云品香巴拉”“维西山珍”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产品搭乘电子商务进农村的“专车”发往全国各地,独具迪庆特色的松茸产品、干酪素、红酒、羊肚菌等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电商为一大批非公企业的特色产品争得了更多“露脸”的机会,成为我州抢占新一轮产业制高点的助推器。

非公经济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社会活力的重要源泉。在不断提升“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的同时,越来越多非公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实践内容不断丰富。在“百企帮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我州非公企业踊跃参与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因地制宜,全力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宏达金牛公司党支部与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联合村共同开发了“藏鼎菌”扶贫帮困产品,公司每年拿出300多万元到定点村组和农户家中收购牦牛、藏香猪、青稞、松茸等;在维西县塔城镇巴珠村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了生态农产品供应基地,不仅增加了农户收入,还实现了村企共赢。

如今,迪庆非公经济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迈上了跨越发展的高位平台,正以坚实的步伐追逐“半壁江山”梦,非公经济呈现出更加美好光明的发展前景。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1-09-25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4108.html 1 非公经济点燃发展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