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风雨稻草人

○李梦游

秋天来临,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到家乡,去看一看田野里金黄的稻谷,还有那些在风雨中摇晃的稻草人,去体验一把庄稼一样滋生在心底的乡愁。

村子东边的水田近几年大多被人承包种了荷,还有几家大约不愿意把田包给别人的,水田里还像以往一样种着稻谷。秋天稻谷金黄时,那几亩稻田就在四周绿绿的荷田里显得格外耀眼。

稻谷低垂着头,黄澄澄地惹人喜爱。在稻田里插着几个稻草人,它们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戴着草帽,样子像追求时尚而又不懂打扮的人,颇有一点幽默感。瞅稻草人只那么一眼,笑容便对着金黄的稻田禁不住展开了。

在记忆中,好象几年时间没有这么近距离地靠近稻草人了。平时在车上,也能看到稻草人,但都是那么一晃而过,对稻草人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

今天不仅看清了稻草人衣服的颜色,还看清了稻草人衣服时尚的款式。那些衣服虽然旧一点,但没有破,这一点跟我小时候看到的稻草人不同。

那时人们穿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能穿在稻草人身上的更是破烂不堪,甚至只是一块破布条。现在人们买的衣服多了,穿不烂就扔掉,所以现在的稻草人也穿半新不旧的衣服,也就不奇怪了。

小时候村子东边的荷塘很少,只是在靠近东边山脚那儿有几十亩。一望无垠的是稻田,秋天稻谷抽穗时,来啄食稻谷的麻雀太多,村里会派上年纪的社员去守,也会叫正值放假的学生去守,目的是减少稻谷损失。

每到稻谷成熟时,稻田埂上就站满了老人和小孩,他们大声驱赶麻雀的声音在早晨和傍晚传得很远。稻田面积太大,看守的人员少,但麻雀是不怕人的,当人在这边吆喝,它们又飞到那边,把看守稻田的人累得够呛。

于是,人们就扎稻草人。扎稻草人比较简单,先用一根粗实的木棒作身体,在上部横着扎一根棍子作手臂,然后在木棒上扎一些干稻草,再在外边穿上破旧的衣服,或者扎上破布条,顶部戴一顶破旧的草帽,牢牢地插在稻草里。那破旧的草帽、破烂的衣服在风中飘荡,对麻雀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一时少了许多。

那些稻草人被插在田野里,日夜守护着稻田,不论风吹雨打,比人还要忠诚。它们从稻谷扬花、抽穗开始驻守田野,直到稻谷由绿变黄。在漫长的秋季,它们都坚守在稻田里,默默履行着职责。

稻谷被收割后,稻草人会和稻草一起被丢弃在田野里,在冬天的风中成为秋天的一种记忆。

随着种荷的人越来越多,稻田减少的速度在加快。走在秋天的田野里,我们能够看到的更多是荷田,那些荷长得比水稻高大,每一株都顶着一把雨伞似的荷叶,而且密密麻麻连在一起,连绵到坝子的尽头。

好在在那片碧绿之中,还有一些金黄的稻田存在,稻谷是从小时候就萦绕在心中的乡愁,看到稻谷就会想起童年,感觉那才是真正的庄稼。

走在稻谷中间,看着那些历经风雨的稻草人,心里除了亲切,更多的是踏实的感觉,那是稻谷带给我们的踏实,也是庄稼带给我们的踏实,这种踏实伴随着我们走过秋天,向更远的地方迈进。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1-09-29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5192.html 1 风雨稻草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