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2021年11月9日第四版)
乌龙头
乌龙头在小镇上是比较珍贵的菜肴,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以祛风通络,治疗腰膝疼痛。乌龙头是袍木芽的别称,又名木龙头,属五加科落叶灌木,浑身长满小刺,一般生长在林区阴湿之地,或是悬崖峭壁之上。小镇在青藏高原,谷雨过后,乌龙头才会露出嫩芽,其色呈紫红,形如拇指尖,嫩芽长到4厘米左右就是最佳采摘时间。最上等的乌龙头当然是未开苞的,嫩茎和嫩芽被一层一层的叶片包裹着,瓷实得很。采集来的乌龙头要经过精心处理才可以吃,嫩茎底端的像笋尖一样的一团毒素要挤出来。不挤出来也可以,只是味道极苦。乌龙头吃之前要在开水里煮,最好煮得烂些。几根辣椒丝、一堆蒜末、一把盐、几滴香油,再浇些陈醋,一道美味可口的乌龙头菜就做好了。乌龙头吃起来风味独特,其味苦中带涩,并夹杂很浓的中药味,也正是它独有的味道,乌龙头在当地也被称作“味浓头”。
采集乌龙头是很费劲的,虽说它不像采燕窝那般艰辛,但乌龙头的生长环境注定采摘是有危险的。初春时节,大人们都忙,抽不出多余的时间专门去河道或悬崖边采集乌龙头,如果错过时节,整个旅游旺季餐桌上就会少一道最能卖钱的菜品。为此,家长们便想到了自家的孩子。每年初春,三五成群的孩子会扛着大人做好的一根钉有铁钩的长木杆,站在崖边树下,去钩乌龙头。孩子们贪玩,他们喜欢把乌龙头的枝干钩弯,甚至用小斧子劈断,边打闹边采摘,把肆意糟蹋树枝当成最具挑战性的游戏。那个时节,从河底到悬崖,无处不见乌龙头的残枝败叶。
乌龙头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但我觉得叫它“永远长不大的植物”更加合适。乌龙头刚刚发芽就被人们摘去顶端嫩芽,它怎么能够长大呢?何况铁钩横飞,陈年枝条都难以保留。一季下来,倘若你能见到乌龙头,就会发现它的身影更加苗条稀疏了。每每这个时候,怜香惜玉之情便油然而生。当然,更为生长在悬崖高处的虚空里那些让人无法采摘的乌龙头感到高兴。
豆苗
十月的小镇已荒凉了。四周群山上的树叶凋零无几,峡口的冷风也开始轻装上阵,但阳光依然是温暖的。车辆少了,而闲散的行人多了。颗粒已进仓,进仓的颗粒紧抱自家兄弟,沉然入睡。
小镇上的这些年月,我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总喜欢到收割后的田地走走。四周全是山群,群山下面是层层树林,树林之间便是农家田地。我一步一步踏上山冈,走在厚厚的叶片之上,顿感身心愉悦。这些落叶经历了从春到夏的绚烂,此时便悠然躺在地面上等候霜降将它们一一腐化。大片蕨类植物支起梳子一样的身躯,在秋风里兀自发出沙沙的声响。小镇在山窝里,在阳光下,懒懒的,似乎连打个哈欠的气力都没有。
田地里全是直直挺立的茬草,茬草下面却是奋力向上的嫩嫩的新芽,它们不争吵、不张扬,静寂无声。万物的城府原来如此之深!多年来,我不停地行走,不停地为生活而努力,有时候觉得很劳顿,于是便在狭小的空间里独自歌吟;有时候顿生喜悦,便又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尽管一颗心时时寻找平淡,而总是被私心杂念所纠缠,不能安然入眠,于半夜惊醒,隔窗遥望那半轮明月,心底油然生出无尽感叹——“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我心系红尘,情丝万缕,何以做到不动与不变呢?
我漫不经心,却在另一片田地发现不少绿意。蹲下身来,仔细端详。这是一片收割过的豆茬地,大概是主人忙乱而无暇顾及,小豆成熟而自落不少,如今它们又发芽了。茎秆肥胖,青与白之间却见花苞微微露其尖端,让人怜惜不已。过几日,雪就要来了,这些葳蕤的生命却要面临灭顶之灾。每次出门,我要么跨篮子,要么拿个布袋。想着山里的野果,想着松树底下深黑的肥土,带几颗、装几把,让孩子尝尝大自然馈赠的精华,让阳台上那些纤细的花花草草享受来自野外的滋润。此时,我毫不犹豫地摘起豆苗来。
豆苗成片,很鲜、很嫩。摘一把,清香的豆芽气味扑鼻而来,从脚下到手指,从手指到鼻子,从鼻子到心灵,无孔不入。
每到端午前后,我和姐姐总是要去摘豆苗。当然这是30年前的事情了。摘来的豆苗经猪油一炒,气味独特,颜色鲜绿。炒不完的豆苗都被姐姐用双手搓成豆沫,一把一把涂在我脸蛋上,说是能让皮肤光洁、白嫩,还能防止夏日阳光的毒晒。姐姐比我大许多,我无法与她抗衡,便只有忍受了。几番折腾和哭喊之后,姐姐笑呵呵下地去了。可惜的是,一个夏日过后,我的脸蛋依然被太阳晒得像铁锅一样黑。小豆开花的时候,姐姐还折来白里夹红的花儿,强行扎在我头上。女儿家爱美,我大概也是从姐姐的所作所为上体会有加。我一边摘豆苗,一边忆往事,然而往事却在光阴里早枯成蜂蝶的翅翼。
田地里的豆苗东一片西一坨,就在我来回折摘的时候,似乎看见了姐姐的身影。我还似乎看见这片豆地瞬间变成一片无垠的成熟的豆子,豆荚低垂,花苞点头。站起身,哪里有姐姐的影子呀!只有冷风习习。在小镇上的这些年月,除了精心打理日子以外,剩下的便是慵懒了。姐姐在千里之外,她来电话开口就说很想念我。姐姐知道我从小身体羸弱,三番五次要我去她那里带些牦牛骨头过来。琐碎的生活深处,我总是抽不出时间,也似乎找不到可以脱身的理由,完全怪罪于繁忙也不尽然!不知不觉间辜负了亲人的呵护与关爱。
从田地里回来,提着一袋豆苗,慢慢悠悠走在小镇的青石小路上,我突然觉得心里有说不出的愧疚。真的想念姐姐了!有些事情不能由着心思而为,我有着离开小镇的想法,就是迟迟无法实现。怕是对小镇上的一草一木也有了另一种情感,甚至痴爱。也或许是我在这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根向深处繁衍,叶向四周扩张,一朵一朵的花儿也似乎就地待放,摇曳不败,随心随缘,可心如意。
(未完待续)
○王小忠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