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开启了冰天雪地模式。而地处祖国西南的临沧依然阳光温暖和煦,绿意盎然,在各地的蔬菜、水果种植基地里,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挂满藤蔓……临沧处处五颜六色、瓜果飘香。
勐库华侨管理区:橙熟满园
这几天,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华侨管理区的千亩柑橘园里,金灿灿、黄澄澄的柑橘已经成熟,一棵棵树枝被果实压弯了腰,果农、游客、商贩穿梭于柑橘林里认真选购。
“勐库华侨管理区是‘柑橘之乡’,柑橘已经成为侨区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这里的柑橘以酸甜适度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不仅供应临沧各县(区)水果市场,还远销市外、省外。”勐库华侨管理区管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肖兴龙高兴地说。
南华村:豌豆花开
日前,在临翔区南美乡的田间地头,一片片绿油油的长寿仁豌豆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我家从2015年就开始种植长寿仁豌豆,到现在也积累了很多的种植经验和技术。去年我家种了3亩豌豆,纯收入8000多元,今年就多种了2亩,现在豆树长得很好,收成应该比往年好一些。”南华村村民龚和书笑呵呵地说。
南美乡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在烤烟生产后期套种长寿仁豌豆,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增加农户收入。今年共种植长寿仁豌豆2200亩,现已进入后期管理阶段,预计12月中下旬成熟上市。
团山村:桃满枝头
最近走进凤庆县郭大寨乡团山村万明山上的冬桃迎来成熟季,放眼望去,一株株枝繁叶茂的桃树枝条上,一个个白里透红,硕大饱满的冬桃挂满枝头,散发出诱人果香,果农开心地采摘着。
“今年我家的桃子又是丰收年,产量可达5000公斤,果子大、甜脆、口感好。在种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用人工除草,用黏虫贴和防蚊灯杀虫,是真正的原生态绿色无公害果子,所以来采摘和订购的人很多,目前能卖到每公斤10元。”团山村的果农赵老四高兴地说。
永德县——地里藏“金”
“今年我家种了3亩多,估计有1万公斤。”“我家种了1亩多,明年要多种一点。”永德县永康镇送归村南木坵自然村村民们聚在一起一边清洗地瓜一边讨论着今年的收成和来年的计划。
南木坵村党支部着眼市场需求,逐步将地瓜从小作物做成特色产业,统一品种推广给全村农户种植,品种统一后,平均亩产鲜地瓜达到3000公斤,以平均价格每公斤2元计,亩均收入可达6000元,较传统品种亩均增收近一倍,户均地瓜收入超过1万元。
(来源:临沧日报)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