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沾益区:实施10万亩绿色种养 开启循环农业新模式

为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利用,曲靖市沾益区积极推进10万亩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日,笔者在炎方乡银杏种植基地看到,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液体粪肥洒施还田工作。施用腐熟粪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作物抗病、抗旱、耐涝能力,降低重金属污染,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据了解,沾益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将456个畜禽规模养殖场、通过招投标确定3个项目实施主体和1个社会化服务组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达258.13万余吨,综合利用率将达95.81%,生猪养殖产生产生液体粪污46.13万吨,固体粪污6.41万吨。并将以菱角、白水为主的5个(街道)25个行政村(社区)实施10万亩粮食、蔬菜、桑树、中药材及林果种植地作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试点项目涉及畜禽粪便堆沤腐熟还田1万亩,水泡粪还田9万亩,并建设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核心示范区5片、1万亩即粮食0.3万亩、蔬菜0.1万亩、蚕桑0.2万亩、中药材0.3万亩、果树0.1万亩。

截止到2021年12月6日,全区共完成粪肥还田面积7.6万亩,占计划的76%,并组织技术培训5期500人次,媒体宣传报道6期,报送简报3期,工作专班、技术指导组深入乡镇(街道)适时指导30人次,通过宣传培训,项目实施主体进一步了解政策,明确粪肥还田的技术要求、标准,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12月底全部完成。

通过项目实施,将扶持一批企业、专业化服务组织等市场主体提供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服务,构建1至2种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带动区域内禽畜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项目区化肥施用量减少3%,农户满意率80%以上;建立20个以上粪肥还田利用效果监测点,5组粪肥替代化肥田间试验;实施粪肥质量抽检、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等工作。

通过试点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经验,促进区域高效种养业转型发展,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高。把生态种养作为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丰富农业发展新业态,推动了全区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来源:云南网)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1-12-10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5930.html 1 沾益区:实施10万亩绿色种养 开启循环农业新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