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央金拉姆 洛桑央宗 马建军 江初 张燕)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如何响应党的号召,心系民族复兴伟业,心系新时代,努力为新时代画像、立传、明德,书写好中华民族壮丽激越的新史诗,一时间成为了我州广大文艺工作者热议的话题。
州文联副主席方又沧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与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脉相承,高屋建瓴、囊括古今、切中文艺工作要害,通篇充满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是文学艺术界今后工作和学习的纲领和准则。迪庆州文学艺术界将积极行动起来,掀起学习讲话精神热潮,与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全面贯彻“二为”“双百”方针,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建设世界的“香格里拉”为时代主题,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为根脉,不断创作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世界的“香格里拉”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文艺界要结合迪庆实际,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世界的‘香格里拉’作出应有的贡献。”迪庆日报社副总编辑张国华说。
香格里拉黔香书画苑负责人王华说:“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心情万分激动,感慨万千,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5点希望’,点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文艺工作的方向,这是我们应该用毕生精力去努力追求的。作为迪庆文艺工作者,我会在社会实践中,寻找自己的使命,去完成自己的艺术创作任务,以更加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
香格里拉市文化馆工作人员扎巴云丹说:“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我备受鼓舞。作为文化工作者,我要立足家乡,讲好香格里拉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德钦县博物馆馆长斯郎伦布说:“我们要热爱自己的民族,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熟悉自己民族的文化,才谈得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这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德钦县文联主席扎西尼玛说,“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因为离开人民的作品就是无根之树。德钦县文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把讲话精神传达给全县所有的文艺工作者。”
维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爱琴说:“维西作为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多民族、多宗教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风格各异又独具魅力的民风民俗、民族建筑、服饰饮食等多彩文化。对维西而言,文化就是资本、是资源、是竞争力。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我们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搞好文化建设,抓好文化产业。同时,还要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繁荣创作、服务人民,用心用情讲好维西故事。”
维西县老科协会长普志忠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主场、传承中国文化基因,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让维西大词戏这个古老而独特的地方剧种焕发出勃勃生机,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州民族歌舞团的演职人员们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工作者教育管理和道德建设的通知》要求,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不断提高思想品德修养、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艺术涵养,争做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