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上接第一版)

迪庆州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属生态脆弱地带。而葡萄酒产业是集生态涵养、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好的葡萄园与酒庄不仅酿造美酒,也能改善生态环境、创造美景、塑造文化,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金沙江、澜沧江河谷地带的生态之变,正是迪庆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的具体实践。

其中“小葡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既关乎生态又关联文化。

酿酒葡萄种植将昔日的悬崖峭壁、河滩沟坡等荒地变成了绿洲,如今,遍布当地的葡萄园早已成为了农民的“致富园”。

种葡萄种出了产业,也种出了风景。随着产业兴旺,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酒庄逐渐成为迪庆“紫色旅游”的新地标。

在田园亲手种下一株葡萄树,在酒窖里品尝陈酿的美酒,在酒庄里领略香格里拉的葡萄酒故事,约三两好友,沐浴在阳光下,闻着纯天然的葡萄香,沁人心脾,品酒、聊天,白天赏雪山美景,晚上观浩瀚星空,悠然栖居……村民们也嗅到了民宿经济的商机,依托周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

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底气,除了风土“密码”、行业匠心,也与产业“土壤”息息相关。

多年来,迪庆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实现葡萄种植者、葡萄酒生产者、葡萄酒消费者等要素构成的葡萄酒产业链这一良性的生态系统。

游走在香格里拉产区的葡萄种植园内,黑比诺、赤霞珠、霞多丽 ……世界著名的酿酒葡萄品种四溢飘香、芬芳馥郁。与之相对应,香格里拉、酩悦·轩尼诗 …… 一个个龙头企业竞相到来,在政府支持下,努力形成企业品牌,更致力于打造葡萄酒产区品牌。

在德钦梅里酒业董事长郑乔平看来,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及旅游业的支持,三者融合,不仅有利于传播葡萄酒文化,促进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优化当地经济结构,也有利于丰富文化产业的内涵,促使文化产业向纵深领域发展,推动特色产业升级。

迪庆州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傅龙云说:“发展酒庄文化旅游和葡萄园生态旅游,形成集农业、旅游、文化为一体的葡萄产业链,形成葡萄产业化开发、集团化经营的格局,使葡萄产业成为具有迪庆特色的一大农业优势产业。”

迪庆州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张漾彬表示,“借助香格里拉旅游发展规划,促进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成为高原葡萄酒产业新的发展亮点,将葡萄酒庄旅游融合到香格里拉旅游线路规划中,在全国推介旅游活动中大力推荐香格里拉葡萄酒,在宣传香格里拉的同时,也宣传香格里拉葡萄酒。”

随着迪庆州葡萄酒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葡萄酒与种植、酿造、旅游等一二三产业不断深度融合,“葡萄酒+”的产业发展模式也让迪庆葡萄酒产业“再发新枝”。

葡萄熟了,梦想近了。小葡萄串起了大产业,“香格里拉葡萄酒”这杯佳酿将散发出更浓郁的芬芳。

而香格里拉产区,也正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雪域高原上的时代答卷,以其独具特色的“紫色名片”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1-12-17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6059.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