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国宏
海南黎族的奇异吹箫法
在海南旅游期间,我亲眼目睹了一幅奇异景观:十几位身着民族盛装的黎族妇女,围坐在树荫下,每个人鼻孔下横斜着一支细长的竹管,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竹管,居然发出了悦耳的乐音!——哇,她们竟然用鼻子吹奏竹管。
陪同我们出游的舅舅旅居海南20多年了,他听到我们的惊叹声,笑得前仰后合:“哪是什么竹管,那是海南黎族独有的古老乐器——鼻箫。”
鼻箫?用鼻子吹箫!以前我只知道箫是嘴吹奏的,头一次见到用鼻孔吹箫,而且吹奏出的乐音竟然那么悦耳动听!
舅舅示意我们坐在树荫下,边欣赏黎族姐妹动听、精彩的鼻箫表演,边向我们介绍鼻箫的知识。
鼻箫是海南黎族富有特色的边棱气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黎语称之为“虽劳”“屯卡”“圆哈”“拉里各丹”。这种箫用海南当地特产的白竹制成,箫管长约60厘米,两端各有一小圆孔,距两端约10厘米处也各有一小圆孔,共有四个小孔。为适应鼻孔运气吹奏,箫身很细,直径只有1厘米左右。《番社采风图考》中记载:“鼻箫,截竹为管,窍四孔,长可尺二寸,通小孔于竹节之首。按于鼻横吹之,高下清浊中节度,盖亦可矣,为洞箫者也。”看来,鼻箫真是一种古老的乐器了。
鼻箫吹奏时,姿态既奇特又优美:箫管斜横于鼻孔之下,有的居然竖在鼻孔下,左手拇指按上孔,右手拇指、食指分别按下孔和底孔。将上端吹孔斜放在右侧鼻孔,靠鼻孔呼气激振管内空气柱而发音。有时也可用手堵住左侧鼻孔吹奏。鼻箫除吹孔外,连管底口共有三个音孔,可吹出六个音阶。鼻箫的音色清幽、低沉,娓娓动听,据说当地人能轻易吹奏出三个八度音域,并能奏出颤音、滑音。吹奏过程中,调节鼻息,居然可以吹出时断进续、依稀飘渺的仙乐!
舅舅说,黎家青年男女中有吹鼻箫的高手,他们平时用鼻箫谈情说爱,互吐衷肠。当地流传一首民谣,其中就有一句:“抛个石头探水深,吹曲鼻箫试侬心。”
晚间我们下榻黎寨,寨中一位长者对鼻箫很有研究,他介绍,鼻箫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代张庆长《黎岐纪闻》中记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交唱黎歌,为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渐凑一处,即订偶配,其不合者,不敢强也。”可见鼻箫是黎族青年表达爱情时常用的乐器。夏夜,黎寨里经常传出纤细而清幽的箫声——这是黎家小伙在用鼻箫与自己心上人“谈心”、表达爱意呢!箫音悠悠,爱意绵绵,整个黎家村寨都陶醉在这甜美的旋律中……
鼻箫是黎族独有的乐器,关于它的来历,在黎乡流传着这样一则凄美的爱情故事。很久以前,一个热恋中的黎族姑娘在采槟榔时被峒主发现了,峒主强逼姑娘嫁给他。姑娘不同意,便被关了起来。小伙子发现自己的心上人失踪了,便到处寻找,整整找了十天十夜,最后在一片密林中的山洞里找到了姑娘。可峒主也发现了小伙子,于是,他把小伙子抓起来,残忍地割掉小伙子的舌头,使他无法再对心上人倾吐衷肠,并把小伙子秘密押在一片密林中。小伙子无法与心上人相见,嘴里又发不出声,于是便砍了一节白竹,做成一支箫,用鼻子吹奏出自己的痛苦和思恋之情。峒主得知后大怒,命人将小伙子秘密处死。小伙子临死前,托人将鼻箫转交给姑娘。姑娘逃出虎口后,在小伙子的坟前哭得昏天黑地,然后,用小伙子留给她的那支鼻箫吹奏了好多支曲子,最后,姑娘怀揣鼻箫,长眠在恋人坟前。为了纪念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黎家人便将鼻箫一代代地传了下来。
当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黎家村寨时,耳畔依然萦绕着或低回婉转、或清丽悠扬的鼻箫乐音,它像一缕晨间的薄雾,给黎家村寨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又像一位长者,娓娓地向每一位过往客人讲述着黎族悠久的历史和感人的故事。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