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丽琼
采集野生中草药曾经是香格里拉市很多群众主要的收入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野生中草药产量每年锐减,很多中草药濒临绝种,可以采集的中草药越来越少。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政策上也不允许采集野生中草药。加大野生中草药驯化力度、发展中草药产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富裕的重要举措。
一、香格里拉市中草药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中草药种植问题及对策:一是中草药种植基本采用了传统耕作方式,在种苗繁育、土壤监测、药材采收、贮藏等方面还未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程序,造成了高原特色中草药质量、产量参差不齐。二是种植资金扶持力度小,科技支撑力度较弱。
对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如在产品滞销时适当补贴,在产品畅销时适当给予奖励,并在创建中草药产品信息平台、开拓产品销售市场方面给予补贴,加强银行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合作,积极争取银行对中草药产业的信贷扶持。加大对中草药种植的科技支撑力度,通过定点培训、建立示范基地、实验点等方式,加强对药材种植公司、农户栽培技术指导,规范种苗繁育、土壤监测、药材采收、贮藏等方面的标准。努力提高中草药的质量和产量,推动高原特色中草药种植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二)中草药基地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中草药基地规模小、布局零散,生产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虽然中草药生产种类较多,但主导产品不明确,有些中草药高原特色不突出,竞争优势比较缺乏。
对策:建设高原特色中草药生产基地,夯实发展基础。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在念好“山字经”、唱活“林草戏”,打好高原特色牌的基础上,筛选培育香格里拉高原特色中草药生产主导种类,科学制定并严格落实中草药生产区划,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充分发挥中草药专业合作社、协会的服务和监管作用,发挥中草药企业产品收购能力强、基地孵化和抵御市场风险的作用,发挥大户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优势,建立布局科学合理、主导种类突出的中草药种植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在乡村旅游发展条件好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景区沿线及周边村寨探索实施花卉中草药种植环境绿化美化工程。加强中草药生产的监管力度,推进中草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提升中草药生产管理的科学水平。
(三)中草药加工的问题及对策。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较弱。现有的有限的加工,主要以烘干、简陋的包装为主,中草药的销售以原材料或初级产品为主,基本没有市场竞争力强的加工产品。
对策:提高中草药加工能力,加强中成药、中药保健品的开发,针对道地中草药品牌竞争能力弱的问题,突出绿色、生态、安全,培育打造一批地理标志高原特色中草药加工产品,推动地标产品认证。
(四)中草药销售的问题及对策。通达条件较差,信息化程度较低、流通体系、市场信息不畅通,信息服务、网络交易、电子结算等现代营销方式发展滞后,品牌效益不突出。产品推介营销能力较弱,仓储设施、加工设备简陋,包装加工简单粗放,交易方式相对陈旧,中草药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对策:充分发挥中草药加工企业开拓市场、吞吐产品、信息提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作用,创建高原特色中草药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市场信息平台,加大产品宣传营销。推进地理标志中草药产品认证、商标注册和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打造高原特色绿色有机中药品牌。
(五)技术和规范化的问题及对策。一是有些地方中草药产业发展存在科技水平低下、规范化程度低、种植种类选择不合理的问题。中药产品质量、市场声誉和产地环境密切相关。自然地理条件不同,适宜种植的中草药品种也不同。但笔者在调研中也了解到,中草药种类选择存在盲目跟风,不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的问题。二是部分企业、农户对中草药生产技术掌握不透彻、运用不熟练。
对策:强化科技支撑,推进规范化管理,开发打造中草药示范基地与培训基地,推进中草药产业新技术和科学管理方式的运用,加强中草药新产品的研发示范和推广。推进中草药生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二、香格里拉市中草药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一批高原特色中草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实现中草药种植良种化。积极开展高海拔、高寒地区中草药引进试种和野生中草药驯化研究和实验,将当地地域分布广、产品质量高、营销历史悠久、声誉好、市场需求大的道地中草药培育成为适宜家栽家种的品种;筛选出高产、优质、适合推广种植的品种,繁育种子、种苗,实现道地中草药种植良种化,解决高原特色中草药品种混乱、主导产品不突出和品种退化问题,实现高原特色中草药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一批绿色有机的标准化种植基地,提高高原特色中草药竞争优势。香格里拉中草药种植必须走绿色生态的路子,打好高原特色牌,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不唯规模,重在品质、注重品牌,突出群众增收致富,用好“电商端”等营销渠道,把特色做成主导,把稀缺变成效益,立足优势和特色,加强中草药绿色有机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推进公司基地的国家相关认证,提高高原特色中草药竞争优势。
(三)培育一批中草药龙头企业,增加高原特色中草药附加值。创造条件,积极引进中草药加工企业,提高药材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争取培育几个产品新颖、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管理规范、开拓创新能力强的中草药加工企业。逐步形成高原特色中草药产业开发链。
(四)创新经营模式,做精做强高原特色中草药品牌。创新经营模式,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建立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创建线上网店交易和线下配送平台,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和时下流行的网络直播,让更多人了解高原特色中草药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打好高原特色牌,在无污染、绿色、无公害方面做文章下功夫。严格把好质量关,建立统一的高原特色中药材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建立统一产品检测和追溯体系,实行高原特色原产地认证,通过认证的产品才能在农牧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交易和配送。起步阶段,认证、检测费用可由政府买单。
(五)选择有独特比较优势的品种,实现高原特色中草药优质高产。发展中草药产业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及温湿度等因素,认真分析适宜栽种的品种,绝不能盲目跟风。要发展既符合市场规律,又能支撑起乡村发展的有独特比较优势的中草药品种。自然地理条件具备绝对比较优势是实现中草药优质高产的基础条件,只要自然条件优势明显,技术问题、设施问题、投入问题、营销问题都可以逐步解决,相反没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这些措施都无济于事。不管是引进药材种苗,还是中草药在异地推广种植都要严格把关,可以先小范围实验,筛选品质好、市场前景广阔、适应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中草药,再由点到面逐渐铺开。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