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论水袖在古典舞中的应用

● 扎史拉姆

水袖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技法和身体的表现力,体现出“行云流水”般的美感,展示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韵味。水袖在古典舞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古典舞对于水袖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古典舞的发展,也能加深我们对古典文化的认识、传承、发展。

一、水袖表演形式的演变

水袖经过长期发展而没有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并在当代众多表演形式中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这是因为它不断汲取民间艺术的精华,深深扎根于民间艺术。

水袖与古典舞结合的表演中,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演形式和特色,深受时代文化的影响,时而虔诚与狂热,时而婀娜多姿与妩媚多变,时而华丽与端庄。

当下,水袖舞要做的不仅是传承,而是传承中实现创新发展,打破历史传统达到新的高度。水袖舞不仅作为一种艺术,更应该成为一种表达国人感情的肢体语言,通过表演展现中国古典文化的美感、营造现代审美氛围。

“中国古典舞”于20世纪50年代正式确立,之后古典舞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不断创新。与此同时,水袖舞伴随着古典舞也实现了突破发展。水袖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演工具,与古典舞优美的姿势高度结合、不断发展,形成了今天魅力十足的袖舞。在袖舞的发展过程中,许多著名艺术表演者为其注入了新的表演形式,其中以盛培琪教授所做的贡献最为显著,赋予了袖舞新的气息。袖舞表演最为重要的是袖与身体的结合,对此,盛培琪教授提出了袖与腰、重心、步伐之间的“三节六合”,这一理论形成了袖舞表演的身法基础。

袖舞作为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完善,也推动了古典舞的发展、完善,弘扬了民族文化精神,是传统舞蹈在当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二、水袖的特征

(一)水袖的动态特征

水袖的动态顾名思义就是动作的运动过程,水袖的动态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过程,而是表演者把自己内心的艺术感悟随身体做出富有表演力、动作优美和有节奏的运动。

从舞蹈艺术和戏曲艺术的角度来说,水袖在舞蹈艺术和戏曲艺术之间有连接作用和亲密关系,使水袖生产了自身独特的形态特征。所以,对表演水袖的表演者来说袖子就是一个重要的训练部分,这对表演者的手腕力量也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表演过程中袖子所表现出来的空间形态,比如直线型、弧线形和扇形等等,这些造型的展示除了表演者自身的演技,还需要基本知识和基本功,只有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功,表演者才能更好地表演袖技。

练习水袖舞,首先要树立一个理念即做到“以身带袖”和“借袖练身”两个原则,然后在此基础上练习其他动作,而且还要在练习中不断创新和改进水袖的动作。袖子的翻转和跳跃是舞者的肢体语言和自身情感的表达。无论是从舞台上的表现和训练来看,水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袖舞的内涵,也是水袖能够发展起来的重要理由和依据。

(二)水袖的韵律特征

水袖凭借优美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演形式,吸引人们关注,但其魅力之根本在于舞蹈韵律的独特,水袖的表演可以概括为气、韵,这两个字完美诠释了水袖的特点。水袖表演以身体作为支撑点,肢体是整个表演的核心部位,水袖表演要真正达到气韵生动,不仅仅是肢体动作要到位,表演者还要学会在表演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即学会身与袖的完美配合,并以表演的形式向观众传达。

每一种袖都有不同的舞动方式,如出袖和收袖,不同的舞动方式构成了不同的身体姿态,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多样的表演形式。

水袖实质上只是一种表演工具,只有借助表演者的肢体动作以及意念为依托才能呈现出袖舞。水袖表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表演者的呼吸节奏、步伐与身体的配合度等,都会影响身袖合一的表演境界。

袖舞表演是水袖、肢体动作相结合的特殊表演形式,尤为强调袖、身、步三者之间的关系,当袖与身、袖与步、步与身完美配合时,水袖表演相应就会呈现出独特的韵律风格。

三、袖舞的运用

(一)袖舞的表现技术技巧

1.单一袖舞技法

袖舞独特的表演形式催生了单一袖舞技法,单一袖舞技法吸收了传统水袖表演的优点并且注入了新的元素,是学习袖舞的基础。

(1)扬袖:指的是运用手腕的力量将水袖“弹抛”出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配合手臂上的弧线运动,形成一种袖体线条运动。

(2)抖袖:抖袖以腰为中心,手腕、手臂相互配合为发力点去抖动袖,最终发力是由内到外,形成曲、直结合的线条运动。

(3)出收袖:所谓出收袖是由出袖和收袖两大动作组成,它们之间相互协调、互相依赖。出收袖仍然以腰为支点,手臂为主要发力点,配合手指、手腕、手肘之间的动作,做到出收袖伸缩自如。

(4)绕袖:绕袖是以手臂为中心在空中进行画圆,手腕、手指、小臂三者之间相互配合,使袖体在空中形成层层缠绕的旋转运动。

(5)搭袖:是指手臂充分运用撩、盘、穿、盖等动作,是扬袖、绕袖、出袖等技法结合体。

(6)推袖:推袖的基本动作与出收袖类似,更像是出收袖的静态运动,练好推袖,有助于提高对袖体的控制。

(7)冲袖:冲袖的基本原理与出收袖一样,不过冲袖强调出袖力度和速度。

(8)抓袖:抓袖简单来看像是袖体的回收过程。以出收袖为基础,手臂发力将袖体挑起,同时手掌迅速将袖体抓收在手中。

2.短句训练及组合训练

(1)短句训练:短句训练居于单一袖技与组合训练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单一袖技是短句训练的前提,短句训练需要将两种以上(含两种)的袖技相结合,构成句子式的身法、技法。

(2)组合训练:组合训练是以单一袖技和短句训练为依托,训练时结合优美的音乐,训练袖体与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做到袖在微小空间的自然转动,“形、神、劲”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

(二)袖与身体的关系

1.袖势与身体动势的关系

袖势,袖体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势,包括袖的趋势和方向。袖势包含许多种类,最为主要的是内收动势、外放动势、回旋动势和三圆动势。古典舞在表演过程中很注重袖势的运用,追求夸张、强大的动势,袖势需要充分运用身体的动势。

2.袖技、袖形、袖劲与身体的关系

袖技,通过袖体完成各种技巧动作;袖形,袖体在表演过程中呈现出的动作形态;袖劲,是袖体在表演时传递的力量感。

(1)袖技、袖形、袖劲是一套复杂的动作,需要多个肢体结合起来才能很好地完成。袖技、袖形、袖劲对于手臂、手腕的要求很高,在平时训练中,需要注意锻炼这两个部位的肢体力量。

(2)袖技、袖形、袖劲与膝盖的关系

袖舞是一种细腻、柔和的舞蹈,不需要展现出强劲的力量,但必须锻炼膝盖的屈伸性以及对于呼吸节奏的掌握。例如在做片花这个技巧时,袖体一半在空中,另一半在地面,通过手腕的画圆运动,地面上的袖体就会上下翻飞,以片状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膝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支撑身体的上半部分完成片花这个动作。

(3)袖技、袖形、袖劲与身体重心的关系

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对于袖舞表演有很大的影响,另外身体重心移动的大小直接影响袖技、袖形、袖劲。比如在表演弧线扬袖时,身体重心的移动幅度不能太大,否则最终的动作是变形的。

(4)袖技、袖形、袖劲与腰的关系

中国古典舞身韵非常注重腰部力量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袖舞中的很多动作都是以腰为支撑点做出来的,例如袖技、袖形、袖劲都会受到腰部力量的影响。

例如收袖这一动作,就是以腰为中心,手臂为发力点而完成的伸缩运动。合理运用腰部力量,袖舞表演才会呈现出美感。

四、结语

众所周知,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水袖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亦可以成为“国粹”,代表了中国别具一格的传统文化。任何一门艺术想要长久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发展,水袖更是如此,其发展要借鉴传统舞蹈、传统艺术以及当代古典舞的优点。水袖的表演形式要注重发挥长袖的作用,把长袖挥舞时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对于表演内容,表演者需要投入更多的感情因素,将情感通过表演展现出来。可以说,水袖的传承发展,是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更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2-05-13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9518.html 1 论水袖在古典舞中的应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