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浅析地方媒体用方言做宣传的利弊

● 白玛取初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媒体使用地方语言做宣传已然不是新鲜事。虽然我国一直在推行普通话,但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地方语言仍旧是主要语言,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长的人来说,由于年轻时语言环境的缺失,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普通话语感,导致所掌握可使用的普通话较少,在日常生活中对地方语言的依赖程度较高。所以,在一些地方媒体运用地方语言进行宣传是符合实际的。基于此,本文将浅析使用地方语言宣传的利弊。

一、地方语言宣传的优势

(一)保障宣传工作的质量。

地方语言带有较为强烈的地域色彩,而且还有着天然的人际传播亲和力。

如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所使用的地方语言与普通话在发音词汇和句子结构等多个方面都有着较大差异性。之所以在宣传的过程中重视和运用地方语言,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地方语言对于当地群众来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接受程度,而且也有利于民族文化保护。另一方面是因为德钦县地处偏远,大部分上了年岁的人在年轻时由于语言环境的缺失,没有能力在后天掌握并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媒体宣传过程中,如果用普通话进行宣传,这一群体就不能充分了解所宣传的内容,导致国家方针政策得不到充分落实。

(二)容易让地方居民接受。

利用地方语言进行宣传,容易让地方居民产生亲切感,进而有效地吸引其注意力,随之提升其对宣传内容的接受程度,宣传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宣传过程中使用地方语言主要是利用了受众的求近心理,拉近和受众的距离,且在宣传过程中可以运用民族地区诙谐的语言,使宣传用语更具生活气息。另外,为了让受众能更为准确地接受相关信息,在语言叙述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简洁明快的地方语言字眼,使叙述流畅,让受众更容易接受。

二、地方语言宣传的弊端

(一)具有较强的排外性。

由于地方语言具有较强的地域特性,除了长期生活在本地区的群众或者有着同样教育背景的民族,大部分人都和地方语言存在语言障碍。而排外性也是地方语言所具有的特殊性质,虽然当地人对地方语言有较强的亲切感,但是对于其他人而言,在理解和接受上有更大的难度。

(二)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

一个国家要想得到有效的融合,减少彼此之间的屏障,就需要减少沟通交流中的障碍,使用较为统一的语言。如果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过多地使用地方语言来进行宣传,会给当地的居民们传递一种错误信号,认为地方语言才是官方统一语言,反而不重视对普通话的学习,给普通话的普及带来一定的阻碍。如果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在本地区长期存在,就会导致这个地区和其他地区的交流存在障碍,也不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给整个地区都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媒体在使用地方语言进行宣传时,还需要有一个尺度——以普通话作为宣传的主要语言,让地方语言作为辅助宣传的工具,在保证宣传质量的同时也给普通话的普及带来便利性。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2-05-23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9698.html 1 浅析地方媒体用方言做宣传的利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