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秋兰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融媒体时代随之到来。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关键之处在于“融”与“扩”,要求实现媒体之间的充分融合,扩展信息收集与传播路径,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融媒体领域的发展,切实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本文将针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困境进行探究,并提出提高其传播力的具体策略。
当前县级媒体发展面临的困难
传播渠道受阻。如今,传统媒体的受众多为中老年人,存在范围受限、活力较弱等问题,而新时期的年轻人,获取和传播信息几乎完全依赖互联网。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一对多”的传播模式,然而新媒体依赖优质信息传播渠道,已经实现分散化、广泛化的传播,推动信息获取和传播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大数据以及云平台的使用,让热点新闻和信息传播范围更具针对性,传播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媒体融合缓慢。以往县级媒体的工作形式主要是将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作为主流传播渠道,整合信息并传播信息期间,通常是通过主持人与节目之间的结合,落实媒体传播,相对来说传播的内容和媒体受众较为固定。群众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习惯传播的形式,了解信息传播特点,但缺少创新元素。然而,新媒体则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增强信息传播效率,甚至做到实时同步。由此可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比存在信息更新缓慢、时效性低、传递内容滞后等弊端。除此之外,新媒体能够实时发布和接收信息,传统媒体则多是在固定时间段对新闻内容进行整理和播报,缺少与群众之间的互动,难以吸引群众的目光。
提高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的策略
完善传播内容。在媒体融合的发展态势中,新闻信息传播的方式和路径更加多元化,多种移动终端和网络平台为群众提供了快捷、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人们能够通过一部简单的手机或移动终端就实现对所需信息的获取或是对外信息发布。站在新闻内容的角度上,新闻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中,更容易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要求,转变以往传统新闻中仅靠节目主持人口述等形式,而是通过视频、图像、音频等多种方式,对信息进行记录和传递,可以实现短时间内让受众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在融媒体环境下,县级融媒体中心还需注意对新闻内涵、深度的挖掘,有效烘托新闻背景,以此增强群众的情感体验,使其身临其境,切实体会到新闻信息的新鲜感。
紧密连接受众。县级融媒体中心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紧跟时代发展,不断调整自身发展定位,将传统媒体的优势与新媒体的优势相结合,从群众感兴趣的角度着手,让新闻信息无限贴近群众实际生活,以此扩展自身影响力。对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应注重新闻内容的完善和优化,紧紧围绕群众最感兴趣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开展高效、便捷的服务,一方面便于群众接收所需信息,另一方面有助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群众心中地位提升。比如,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将地方各种大型活动、庆典等进行实时直播,促进文化与技术之间的结合,实现群众的互动参与。依靠融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信息在网络中传递,扩大传播力、影响力。
扩展传播渠道。优质的融媒体平台能够整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加强媒体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从而保障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及时性,提升融媒体传播力。比如,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依据大数据和云平台技术,创建网络平台客户端,为融媒体中心提供发展平台和空间,进一步提高硬件配套设施的完善性,建立多个数据分析和监控中心,落实信息采集、撰稿、发布为整体的传播模式。此外,县级融媒体中心还可以尝试纵向发展,积极与省级、州(市)级方面的媒体组成联动,扩展信息获取与推广渠道,让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更为广泛和准确,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有着很大程度的转变,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工作人员要以最快速度,让新闻信息在网络平台中进行共享与传递。作为媒体行业,县级融媒体中心应积极创新机制,坚持行业创新理念,有意识扩展传播渠道,探究新媒体在传播信息中的渠道优势,从而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就要重视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对此,可从完善传播内容、紧密连接受众、扩展传播渠道等方面着手,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新优化新闻信息的传播形式。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