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维西塔城神川热巴舞

三江腹地的文化瑰宝——

▲ 热巴舞服饰制作。

▲ 塔城热巴女子对舞。

▲ 塔城热巴男子对舞。

位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塔城镇境内流传着一种古老的祭祀礼仪舞蹈——热巴。塔城热巴舞属于祭祀性古典舞蹈,其风格端庄稳健、古朴豪迈、传承完整,是迪庆热巴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塔城是迪庆热巴舞的重要传承地之一,有“热巴艺术之乡”的称号。塔城热巴舞也被称为神川热巴舞,在每年的农历3月28日,当地都会举办香格里拉塔城热巴艺术节。

在1957年北京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神川热巴舞曾获二等奖。1999年6月维西县塔城镇被州人民政府授予“热巴艺术之乡”的称号。2011年“神川热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塔城热巴舞的服饰文化

关于神川热巴舞的由来在民间有许多传说,但主要以藏传佛教中佛与各种妖魔鬼怪斗法为主线,最后佛制服了鬼怪,并把鬼怪的皮、骨等制成各种道具在舞蹈中使用。舞蹈所用的服饰、道具显示了藏传佛教中的各种传说,也体现了人们祈求神灵保佑的心愿。

塔城热巴舞服饰特点和内容

男性的热巴服饰装束轻巧,注重动作方便,集五颜六色于一身,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以庄重和热情之感。按照古代藏族男子披头蓄发的习俗,在头上套一圈发辫并饰以勒额,既保持了传统的装束特色,又显示出藏族男性英武剽悍之美。

女性热巴舞者穿着色彩鲜艳的锦衣绣服,显得气质高贵、端庄秀美。她们头上的饰物都具有特殊含义。长头是藏族妇女引以自豪的女性特征,头发和丝线搀杂混合,分三股编辫的传统习俗是迪庆藏族妇女美丽无比的象征。头饰选用鲜红的棉布缠头,戴上五佛莲冠,两鬓还飘垂着一条洁白的哈达。

男舞者的头饰包括发辫、“冻日”“毕晓”等额前饰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藏族男子普遍留长发,编成发辫盘绕在头顶上,现在多留短发,所以现在男子跳热巴舞时需要按古老的传统装束化妆后,在头上套一假发辫。“冻日”是用五彩珠子串成若干小串,垂吊于发辫盘绕的下端接近眉梢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也会选用珍珠制作“冻日”。“毕晓”在头饰的两边太阳穴处,垂吊是用五彩丝线和头发编织而成的璎络。额前饰物是在假发辫上串七颗雕刻有梅花、鱼鳞等花纹的象牙圈,有些还用金、银、玉制成戒环。环上有大小两孔,大孔穿于发辫,小孔镶嵌珊瑚、玛瑙等,有降妖除魔之说。

男舞者的服装包括大襟短袄、楚巴、彩裤、乌拉靴。大襟短袄是用绸缎缝制的,有白、红、嫩黄、翠绿等几种颜色,衣领、楚巴选择轻巧而富有色泽的衣料缝制,色泽多为玫瑰色或黑色。以前有的楚巴衣领、袖口处还会镶饰虎、豹皮等,腰带通常选用火红或桃花色绸带。彩裤多用白色绸缎缝制,也有用绿色或其他颜色。乌拉靴用牛皮缝制,靴筒长及膝。

男舞者肩、背的佩戴装饰包括斜套于上身的丝带、“卡达”、镜子、护身佛。斜套于上身的丝带主要是白色或黄色的哈达,斜系于上身,作为联结固定“卡达”、镜子、护身佛等肩、背饰物的纽带,起着中枢作用。“卡达”称五彩或七彩绸带,象征天空中的彩虹,披挂于背。镜子藏语称“尼洛”(可译为照妖镜),用圆形或方形小镜,系结于肩胛骨部位,用于降伏妖魔。护身佛藏语称“嘎乌”,在维西塔城一带藏语方言称为“嘎哼”,是当地藏族群众普遍佩戴的饰物,以求吉祥平安。其形状有圆形、菱形、四方形等,盒体由铜或金、银打制,是一种制造精美的工艺品。盒外镶绿松石、图纹、金银泡、玛瑙等,盒内装有佛像、经文、舍利灵丸等,盒面雕有各种图纹。

男舞者腰部饰物主要有黑白花纹绳,藏语称“勒白社玛”,选用黑白两色的牛毛搓成,系于腰部,绳穗垂于小腿,舞动时能增添动感。

女舞者的头饰包括发辫、头帕、银链、五佛莲冠、假耳、哈达等。发辫用红、黑两色丝线编于发间,把发辫盘绕于头。头帕用鲜红的棉布条,对折绕于头,外围加饰银链。银链长约35~40cm,两边系吊环。五佛莲冠是用硬纸片、布壳、薄木片等作原料,修剪成五块莲花瓣,在每瓣上刻印、绘画或刺绣神像。五位神像分别是龙女鲁以布姆卡住玛、印度女子盖布姆阿赤玛、女神曾以布姆斯纳玛、妖女敦以布姆赤纳玛、凡女明以布姆卡住玛。有些桂冠则绘另五位神:东神舍睹追腮巴、南神索晴卓奶、西神农那旺太埃、北神象·德遇东追巴,中神(最大神)嗯·侬巴明净。假耳即佛冠两侧夹缝处竖插着的两片异常醒目的耳朵,耳刃宽呈弧形向两边倾斜,又称顺风耳,相传可用于接听神灵的旨意。哈达在两假耳上方垂挂着,表示跳热巴迎来吉祥和幸福。

女舞者领饰主要有“全桑公舍”,两寸宽,一尺长,内衬用氆氇缝制,外用银壳固定,镶着佛珠、珊瑚、玛瑙等饰物。

女舞者的胸饰有护身佛、“斜鲁布曼”。“斜鲁布曼”由108颗珠子穿成挎于胸前。

女舞者服饰有白衬衣、大襟短袄、坎肩、腰带、百褶裙、长统靴。白衬衣可从市场购买。大襟短袄需选用水红、翠绿、紫红、明黄、天蓝等锦缎自行缝制,衣领、袖口及下摆处都绣有金边。坎肩选用绸缎缝制,有墨绿、宝蓝、桔红等颜色,也有用团花文锦制成的,袖、领、下摆处饰有花纹图案。坎肩与短袄的色彩互相配搭映衬,给人以和谐之感。腰带一般为绸缎或邦垫(五色氆氇)。白百褶裙选用黑色的绸缎或绫罗缝制。裙边用彩色辫子镶饰。长统靴用氆氇缝制成,以牛皮做鞋底。现在的表演者还会选择黑皮鞋、运动鞋或绣花鞋等代替。

(来源:迪庆非遗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2-07-15 三江腹地的文化瑰宝——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30816.html 1 维西塔城神川热巴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