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纳帕海管护局加强湿地保护管理

本报讯 (记者 杨涛) 近年来,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湿地、物种等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自2016年起,累计投入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3600万元,恢复退化湿地面积1000亩,有效提升了湿地生态质量。

在开展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中,纳帕海管护局结合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制定了《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国际重要湿地社区共管计划》,在周边村民小组开展湿地环境整治、湿地保护科普宣教等工作,覆盖周边3个行政村的15个村民小组706户农户。将保护区、湿地保护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参与纳帕海管护工作。通过社区共管、实施保护恢复性项目以及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增强了群众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020年起,纳帕海管护局持续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标示标牌体系,完善纳帕海湿地监测监控等基础设施,推进智慧管护,加大湿地保护宣传力度,开展不同类型的专项监测,促进了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

2020年11月纳帕海湿地记录到黑鹳416只,如今纳帕海已成为国内种群数量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黑鹳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1984年记录到61只越冬黑颈鹤,2021年增长到387只。2021年11月新记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蓑羽鹤,2022年4月新记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随着湿地生态质量的提升,纳帕海度夏鸟类增多,目前已记录到斑嘴鸭、绿头鸭、赤麻鸭、白鹭、中白鹭、牛背鹭、骨顶鸡、黑水鸡、红脚鹬等。纳帕海不仅是冬季候鸟的天堂,夏季众鸟齐飞也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2-09-20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32198.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