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迪庆州抓牢抓实各项惠民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绘就幸福画卷

● 张帆

初冬时节,暖阳高照。记者行走在迪庆高原,各族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仅有过上好日子的喜悦,还因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各族群众情谊更深了。医疗、社保、生态……迪庆藏族自治州一件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采访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扣省委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保安全工作要求,把握涉藏工作规律和特点,推动稳定、发展、生态和边疆稳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新时代新迪庆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2017年,德钦县羊拉乡加贡村只木格村民小组的农布一家,面对十几万元的高昂医疗费曾愁眉不展。令农布欣慰的是,自己最终仅支付了七千多元。“政策越来越好,报销的比例很高,现在真正看得起病了。”农布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医疗保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迪庆州高度重视,持续健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迪庆州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实行州级统筹并实现州内“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减轻了患者垫付医疗费用压力。为全面贯彻落实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提升医疗救助制度托底保障能力,按照四类医疗救助对象分类实施医疗救助。

按照保基本、可持续、全覆盖、推改革、惠民生的总体思路,迪庆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改革,全州医疗保障工作稳中有进、推进顺利。尤其是紧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1月1日起全面启动政策落地实施工作,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资助参保政策,待遇报销比例稳定在80%左右,确保脱贫人口等帮扶对象应保尽保,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多年来,迪庆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保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实行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妥善解决了谈判药品供应保障和门诊、药店待遇保障问题,更好地满足广大参保患者合理的用药需求。落实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慢性病病种管理服务政策,统一保障病种服务、统一报销范围、统一经办服务,优化门诊特殊病、慢性病备案管理制度,确定迪庆州人民医院、迪庆州藏医院及各县(市)人民医院为州内、异地门诊慢特病病种直接备案的试点医院,进一步方便参保患者就近、就便进行门诊慢特病病种备案登记。

社会保障暖民心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是安全网,是稳定器。迪庆州人社系统以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0年来,迪庆州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已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入轨运行。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34.16万人,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05亿元,与2012年末相比增长151%;全州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达5.48万人,与2012年末相比增长117%;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由2012年的1677.52元提高到3309.84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月60元提高到113元;失业保险金月平均标准最高由540元提高到1350元。

为了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迪庆州推动关联事项“打包办”,原本需要跨多个科室才能办成的事项,现在能够“一站式”办理。同时,推动高频事项“提速办”,群众办理最多的44个高频事项实现“掌上办理”。比如,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原来要45个工作日,现在只需要15个工作日。迪庆州从申请、受理、审核等环节入手,精简申报材料、简化办理环节、压缩办结时限,推动所有事项“简便办”。推动窗口人员“都会办”,编制服务清单和办事指南,打造标准统一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加强行风建设,全面提升一线经办人员的服务水平。 (下转第二版)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2-12-01 迪庆州抓牢抓实各项惠民实事——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33534.html 1 增进民生福祉 绘就幸福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