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梅影灼灼映超山

◆ 罗高

烟雨江南,迷蒙温情。西子之郊、运河毗邻之间,坐落着闻名遐迩的临平超山风景区。这里有千余年的种梅历史,以观赏“古、广、奇”三绝的梅花而著名。

超山梅树自五代后晋开始种植,梅树万余株,品种多广,以楚梅、晋梅、隋梅、唐梅、宋梅著称的中国五大梅,此地就独占其唐梅和宋梅二本,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以梅景出名的超山,逢初春时节,梅花次第含苞绽放,方圆十里遥天映白,如飞雪漫空,大为壮观,故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美誉。唐宋以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赏梅颂梅,留下了诸多诗文书画、摩崖石刻、美丽传说,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超山文化特色。

邀约三五好友,趁着时令,我们踏访超山游赏梅花。

未近梅树,先闻梅香。倏忽之间,身心恍如进入梦幻之地,散发着淡雅清香的空气都变得多彩,“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我最先在心中如此喟叹,若不是身临其境,断然不会被其惊艳。远远的梅树似一位故友,争先恐后地舞动着双手朝你呼喊,这株向你点头,那株向你伸手,你还未定睛交谈,便被旁侧的美艳吸引,任凭自己呆呆地驻足。冷不防地被梅海一击,心中的万般诗情与豪迈瞬间零落一地,只有本能地、纯粹地呼出“啊!好美啊!”

待适应这种氛围,一行人便到了大明堂正中的浮香阁。古干诘屈,老枝横虬,姿态奇特的宋梅,仿如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展示着自己独有的六瓣花枝,低声絮语曾经的日月风华。看着由潘天寿作石、吴茀之画松、诸乐三写梅的巨幅《长春图》,也能想象出诸如王国维、郁达夫、梅兰芳、张大千等名人登临赏梅、傍梅歌赋的画面。历史的厚重和卓越也只有眼前的唐梅、宋梅尚可一一见证。

沿阶直上,梅树错落有致排列,有的造型古拙苍劲,有的动作浮夸张扬,有的神情温婉羞涩。花瓣圆润,掩香护蕊,花枝紧密相连,稠密浓茂,株株花枝招展,朵朵芳香扑鼻。站在坡陁上,俯视梅海,朵朵梅花如云如锦如雪,时而轻轻弥漫,时而冉冉浮动,时而隐隐幽芳,她注视着行人的漫天交谈,审视着风中匆匆的靓影,享受着“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快慰,倾听着远方钱塘江的浪潮。我感觉有点飘飘乎不能自已,不知是梅香染了双眼还是梅韵醉了身心?

陈慧瑛在《梅花魂》一文中说过梅花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联想到具有梅花精神的人,她说:“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是啊,“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或许就是梅花的秉性。她是灵魂的精灵,是多情的园丁,是浪漫的天使……

一路走来,探梅、赏梅,我也在找寻着属于自己的那朵梅。梅影灼灼映超山,她不问环境优劣的迎风傲骨,不骄不躁地香盈天宇,不正是家国由弱到强成长过程的写照吗?如此,我们只管竭尽全力书写初心的意气风发。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2-12-15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33783.html 1 梅影灼灼映超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