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 孟扬 曹怡晴

公历每年12月22日前后,冬至来临。此时“冰益壮,地始坼”,太阳行至黄经270度,正是隆冬时节。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日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之后,白昼渐长,所以“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先民已经测定出冬至,并在商周时期用文字记载下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测定并记录下来的节气之一。

天时转日长

“冬至一阳生,天时转日长。”冬至时节,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小,但气温还不算是最低。此后寒气将不断积累,加上西伯利亚寒潮的降温作用,冬至后的小寒、大寒时节气温将更低。

冬至日后,尽管日照开始增加,但地表吸收的热量仍然小于散失的热量,在短期内气温仍会继续下降,我国大部分地区这时候也开始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北方地区的平均气温普遍在零摄氏度以下,南方地区只有6—8摄氏度。除我国少数海岛和海滨局部地区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所以有“冬至不过不冷”的说法。直到小寒或大寒时节,当热量收支达到平衡之后,气温才能走出低谷。

窗间九九图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我国民间有“冬至数九”的习俗,就是从冬至日数起(也有的从冬至日的第二天数起),每九天算作一九,一共九个九,前后八十一天。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歌词也就有些区别。

到了明清时期,“画九”“写九”的习俗在士绅阶层颇为流行,使“数九”反映的暖长寒消之气候更加形象化,这便是“九九消寒图”。有的是用书法笔下生春,有的是以丹青点染红梅,人们希望以这种雅致和闲适的方式,度过漫长的冬季,直到冰消寒散,春色满园。

阳生春又来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冬至过后,白昼时间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祥的好日子,值得庆贺。对于中医养生来说,“阳气初生”的冬至也是重要的节气。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寒冷的季节,在起居方面应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物,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以利于血液流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适当进行御寒锻炼,例如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

“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预示着冬日已深,也呼唤着初春的到来,且让我们暂停匆忙的脚步,回望一年的收获与精彩,憧憬来年的美好生活。

(载《人民日报》2022年12月12日第18版)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2-12-23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33950.html 1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