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玲
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仲春之月。在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仿佛时间在这日达到了平衡之境。
都市中的春天宛如一幅静态的油画,缺少了些许野趣,多了一份人工雕琢的精致。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更加怀念那些山村里纯朴自然的春分光景。
山村虽小,却远离尘嚣,尽享自然之乐。村庄的四周都是山,在山的环绕之下,只在进入村庄的方向,留了一条进出的路沿山蜿蜒着……
春分一到,山村褪去了冬日的沉寂,变得热情开朗起来。天空变得清澈明朗,就连晨光也来得早了一些。山村从黑白的山水画向水彩画过渡着……淡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远山开始泛起新绿,嫩绿与枯黄交替中,展示着一场生命的接力赛。桃花、杏花、梨花,零星地散落在山野间,袅袅的炊烟也不似冬日那般浓烈拘束,而是淡淡的白雾状,升起不远就乘着春风快速消散开去。
山村的味道是独特的,身处其中的人不知,远行的游子却最清楚。
记忆里,春分之后的山村气温变化并不大,风却温和了不少,人们扛着锄头开始出入山野之间。
一锄下去,鲜嫩的荠菜就跳出地面,不用费多大的工夫就可以收获满满一篮子。一碗新鲜的荠菜饺子是味蕾对春天的认知,让春天在舌尖起舞。倘若春分时节没吃上荠菜饺子,似乎这个春天就不完整了。古人会以“竖鸡蛋,放纸鸢,吃汤圆”等仪式来迎接春分。可对于山村里的人来说,这一碗荠菜饺子才是春分的正确打开方式。
乡人与泥土的交道,多数时候是通过锄头来进行的,锄头成了一座桥梁,一个媒介。在山村里,从惊蛰开始锄头就从休眠中醒来。春分是锄头开始尝百草之味的开始,也是一场春之美的探索。山坡、田野、菜园,只有它最清楚泥土的芳香。山涧、河流、小溪,只有它最了解水的甘甜。在山村里,它瘦小坚硬的手柄时常被握得包了浆,闪闪发亮,可它仍然不会停下四处领略春之美的脚步。
肩扛锄头,漫步于田畴之间,目睹着溪水细语般流淌,聆听着布谷鸟响亮的歌声,呼吸着野花散发的芬芳,让我们一同融入山村春分的美妙画卷中吧!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