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丽江的时光(外一篇)

李跃平

在我童年的课本上,“西湖的碧波丽江的水”是我对丽江最初的印象,那诗句中的描绘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然而,真正撩开丽江神秘面纱的那一刻,却是在我女儿到云南工作后。

丽江,这座以水为魂的城市,水自然是绕不过去的意象,无论走到哪里,清澈碧透的水都如影随形。那水,带着特有的轻盈和灵性,在许多文人的笔下渐渐化开,蜿蜒流淌在石板路旁,屋檐瓦片下,和风细柳间。怀水而生,因水而灵,水的存在,使得丽江古城充满了静美与安然,水样的骨血和生命,让整个城市都显得朦胧而美丽。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其内水资源丰富,玉河水穿城而过,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这些水渠如同丽江的血脉,滋养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形成清溪环流、曲桥狭径的格局与风貌。小巷临渠,家家流水,古城的水网密布,如同一个巨大的生命体,不断地循环和更新。那小桥流水的韵律、清风过柳的低吟,如诗情画意的美感,以及那特有的柔软融合着翠柳绿树的清新,总会留住我们匆忙的脚步。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建筑也令人赞叹。它们古朴自然,布局精巧,错落有致,既有山城的粗犷风貌,又不失江南水乡的迷人韵味。因特殊的山地地形,分布着无规则的道路网,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的中原王城建筑影响。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更是丽江古城的代表。这个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路,街道两旁的店铺各具特色,成为丽江标志性的景点。

女儿为我介绍,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建有桥梁354座,均修建于明清时期,其中以位于四方街的大石桥最具特色。但我对丽江的古建筑更感兴趣。我的妻子曾在规划行业工作,她告诉我云南人有智慧,丽江古城的选址背西北而面东南,既避开了玉龙雪山的寒气,是藏风聚气的好地方。这里的古建筑全为古朴的院落式民居,房屋构造简洁粗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却丰富而细腻。居民们喜爱种植四时花木,花草一盆盆,一簇簇,水渠环绕其间,流水潺潺,花香四溢,形成了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

我们入住在古城的一家傍河酒店,屋顶上的红色瓦片,房檐上避邪的神灵,墙壁上刻着古老而神秘的东巴文字,一切都显得清幽而充满生机。在氤氲的雨气和迷离的雨意之后,我们细细品味着丽江纳西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听着潺潺的水声,享受着一份清净与惬意,旅途的疲倦与风尘,瞬时云烟消散。唯有东巴许愿风铃和着水车在悄无声息中静静地展示着古城的古朴。

然而,我更喜欢丽江之夜。虽然丽江被誉为“艳遇之都”,特别是那首《我在丽江等你》,喷涌而出是苍凉的呐喊,更让人对它充满好奇和向往,渴望在这可能艳遇的小城,邂逅一段浪漫的故事。

夜幕降临,古城华灯初上,五颜六色的彩灯串成一条条光柱,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古城浪漫之风盛行,许多人是怀揣着艳遇之梦而来丽江猎奇览胜的。这里的酒吧和咖啡馆,建筑结构大多是半开放式的,木质的花槽,攀墙挂檐的常春藤,四季不败的鲜花,保留了纳西人淳朴粗犷的风格。

淡烟与疏雨中,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丽江古城带给人们的精神文明氛围,以及人们对幸福指数的理解,都是我的记忆中无法忘却的景象。漫步在“酒吧一条街”的商铺和巷陌之间,虽然我看不到他们或暧昧或欲望或清澈的眼神,但我感受到这里每天都演绎着不同的情感故事。感受着这座古城的古朴和厚重。每一块青石板上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它的柔情、它的诱惑、它的浪漫、它的疯狂,让人不禁想要放下所有的烦恼和疲惫。

从古城静谧祥和中,去感受那穿过历史云烟的茶马古道,去聆听阵阵清脆的马铃声。在丽江的夜色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和放松。那幽深小巷寂静但不落寞的心情,让我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仙境。听着流水敲击着欢快的旋律从脚下潺潺流过,我卸下了所有的心灵负累,享受着这难得的慢生活。

离开丽江已有些时日,但那些美好的回忆仍然在我的脑海中荡漾。丽江的时光,如同一首优美的诗篇,让人回味无穷。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4-07-04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5060.html 1 丽江的时光(外一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