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青林卓玛) 近年来,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在“四抓四提升”上下功夫,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镇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抓堡垒、固根本,提升基层组织向心力。聚焦“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反分裂斗争的桥头堡、民族团结的工作队、群众致富的带头人”的目标,坚持“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的思路,按照“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的要求,在全州率先实现每个村民小组100%覆盖一个党支部、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小组长的比例达100%,党支部规范化达标率为100%的目标,创建了省级“规范化示范党支部”1个、州级“红旗党组织”4个,培育了一批党建示范点,夯实了党在涉藏地区的执政基础。
抓队伍、促实干,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聚焦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润心工程”,坚持在人员配备、人才培养和党员教育管理上下功夫。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9名村民小组支部书记带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挥青年人才支部培养作用,持续回引农村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累计回引14名优秀人才,培养储备6名35岁以下后备力量。全面落实“大岗位制”,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依托乡镇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阳塘感恩连、牧区流动党校等载体建设党员教育“主阵地”,在先进支部、产业基地拓展建好党员教育“分阵地”,每年组织“万名党员进党校”、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培训等10余期,扎实推进党员群众教育走深走实。
抓机制、强保障,提升基层组织引领力。聚焦发挥镇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健全“镇党委—村党总支—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户”的组织体系,建立党政班子包村、干部职工包组、党建指导员包支部、支委包片、党员包户的“五包”责任制。以“出门领走任务清单、回镇归类销号清单”的“双清单”机制压实包保人员工作责任,做好党员群众工作,常态化抓好各类风险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抓治理、促发展,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推动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零距离”。建立以党员为骨干的“网格员”队伍和“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服务、管理、资源、力量向网格集聚。组建3支“新时代感党恩志愿服务队”,按照党员群众“点单”、实践中心“派单”、志愿服务队伍“接单”等形式,推动网格服务由“等服务”向“送上门”转变。抓实党建赋能乡村振兴工作,逐步实现了高原特色产业资源集聚化、发展高效化、品牌特色化。建立“党组织+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优化镇域内资源要素配置,不断增强产业辐射带富功能,让农民增收搭上抱团发展的“顺风车”,3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均在10万元以上,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