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上接第一版) 《上半年成绩单中的“稳”与“进”》

上半年,新能源电池、绿色硅光伏产业出现行业洗牌、市场调整等不利影响,我省硅光伏、绿色铝、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仍然分别增长19.6%、23.9%、26.6%,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6倍;太阳能工业用单晶硅、多晶硅产量分别增长12.0%、65.6%,对我省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依托丰富的绿色能源优势,我省大力招引“绿电+先进制造”企业,绿色制造业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拉动工业增长新动能。

在玉溪市新平县绿色低碳钢铁示范园正大制管集团项目现场,厂区里一边建设如火如荼,另一边试生产紧锣密鼓。从去年8月开始对接,到今年6月首批产品下线,正大制管集团年产260万吨焊接钢管建设项目跑出了“玉溪速度”。

在禄丰智能装备制造园区,云南雄迪、禄丰顺祥、禄丰云雄等上下游共48家企业与锦润集团抱团共生。生铁、废钢进入园区,出园后就变成数控机床发往国内外市场,形成了链条完整、门类完备的数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园区生产的数控铣床、龙门加工中心跻身国内行业前列,主导产品数控摇臂铣床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

制造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今年以来,全省制造业向“新”向“绿”的转型升级态势明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竞相涌现。上半年,我省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3.9%、24.4%,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9.3、19.8个百分点。

今年5月,我省启动建设首批“零碳”园区,在云南安宁产业园区,园区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已吸引湖南裕能、杉杉股份、华友钴业等头部企业率先集聚,积极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

今年上半年,我省信息技术行业快速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2.0%、66.5%、17.2%。高增长的数据背后,显示了我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迈出坚定步伐。

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强基行动、数字经济园区优化提升行动、数字产业化提升行动、产业数字化融合行动等,我省把数字经济打造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日,中国电信集团在昆明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正式获批,是我国30年来首次新增设的6个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连接我国东西部外向型信息通道,对云南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信息通信枢纽和数字经济合作高地形成有力支撑,对云南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由云投集团下属云南云上云信息化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云南数字经济重大基础设施——云上云·云南省信息化中心项目,先后构建了“区块链云”“数据湖”“密码云”“信创云”等多个资源池,形成了涵盖算力、运力、存力的一体化云资源服务体系,正逐步成为驱动西南区域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今年在建算力约2000P,远期超1万P,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发展潜力。

通过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我省经济发展“数智化、绿色化、可持续”充分获取动力来源。

稳步提升发展质效

第8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期间,“投资云南”产业专题投资洽谈对接活动现场氛围热烈,众多企业纷纷前来洽谈。随着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的深入发展,我省投资结构日趋优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云南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用力,投资继续向产业拉动转型,产业投资和工业投资占比大幅提高,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平稳推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上半年,全省产业投资增长14.5%,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4.3%,较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工业投资增长9.7%,占全部投资比重达32.1%。民间投资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增长4.8%,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全部投资比重达47.4%,较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表明我省坚持大抓产业发展、大抓项目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拓宽民间资本投入渠道,有效提振民间资本信心的成效明显。

作为绿色资源大省,云南绿色经济发展底蕴深厚,前景广阔。云南牢牢抓住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历史机遇,逐“绿”而行、以“新”促兴,强底色、讲特色、重本色。

二季度以来,全省来水情况明显好转,带动规上工业水力发电量增长13.5%,较一季度大幅提高24.4个百分点。同时,全省持续加快推进新能源投产并网,新能源发电量(风力、太阳能)合计增长74.0%,占规上工业发电量比重保持在20%左右,超过火力发电量。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增长2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清洁电力占规上工业发电量比重达82.4%,较一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云南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进一步提升。

从安全保障能力看,上半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实现“三增”,播种面积增长0.7%、产量增长1.1%、单位面积产量增长0.3%。能源保供有力有效。今年以来,云南省电力生产供应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上半年,规上工业发电量增长18.0%,较一季度提高11.1个百分点,为稳经济大盘作出贡献。

从主要民生指标来看,得益于产业强省与企业兴省、就业稳省等政策组合拳的有力支撑,我省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全力保供给、稳物价。上半年,全省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平均值5%,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比全国低0.1个百分点。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5.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核心CPI基本稳定,同比上涨0.5%。

“当前云南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关期、政策叠加的机遇期、后发赶超的奋斗期,外部环境严峻复杂、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省内结构调整阵痛有所显现。但也要看到,全省经济平稳运行、恢复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短期波动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大势。”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全省各级相关部门需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用力,加力推动各项有利政策落地显效,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载《云南日报》2024年8月5日第1版 记者 胡晓蓉 段毅)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4-08-09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5695.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