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河水域,生长着一种独特的土著鱼——竹根鱼,学名为硬刺松潘裸鲤。为了守护这片水域的生态平衡、保护这一珍贵的鱼种,玉龙县广泛引导群众齐心协力参与,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定期巡护等措施,共同守护黎明河、保护竹根鱼。
黄江河是玉龙县公安局黎明派出所辅警,同时也是黎明傈僳族乡黎明村委会黎明上村民小组组长,更是黎明河的护鱼者。
“小时候黎明河的河水很清澈,鱼也很多,特别是竹根鱼,站在河边就能看到。”黄江河说,竹根鱼味道鲜美,曾遭到过度捕捞,再加上村民们不注意环境保护,河道里垃圾成堆,导致竹根鱼几乎绝迹。
2019年前后,黎明河沿线各村组在黎明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先后出台村规民约,加强对黎明河的生态保护。黄江河组织村民一起巡护河道,自觉从捕鱼者转变为护鱼者。
“你看,河中间那块石头边有一条竹根鱼。”黄江河话音刚落,只见激流中银光一闪,一条竹根鱼在阳光下晃了晃又游向远处。“每年3月到5月是竹根鱼的产卵季节,河边的浅水湾鱼苗最多。7月,竹根鱼就开始洄游,河道中间的石头缝隙边最多。”
黎光村委会河下村民小组村民熊芳说,制定村规民约后,村民们都自觉遵守。每月还自发组织去河道里清理垃圾,劝阻来河里钓鱼、捞鱼的人。现在河道越来越干净,水越来越清亮、鱼也越来越多了。
“如今,大家互相监督,自觉保护环境,生活垃圾也统一处理,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了。”黎明村委会黎明上村民小组村民吴正辉说。
“金沙江黎明河流域实现了水清岸绿、河里有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黎明乡的生态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黎明乡副乡长龙玉明说。
(记者 李铁成 通讯员 李佳健)
(载《云南日报》2024年08月11日第8版)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