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携手共建“连心桥” “沪”帮“沪”助结硕果

王云川

山海连心,沪迪情深。20年来,上海市深化对迪庆州行政、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对口支援,用好用活专家帮扶人才资源优势,着力推动各项帮扶任务落实落地,为我州医疗教育事业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劲动力,“组团式”支援成效明显,医疗教育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对口支援促提升,干部培训有实效

近年来,我州依托沪滇对口支援资源,广泛开展人才培训交流和干部学习锻炼。2020年以来,我州在上海市举办15期乡村振兴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培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人才516人次;邀请上海专家学者到我州开展培训12期,培训干部人才1389人次。通过抓好“关键少数”,采取“理论教学+现场教学”的方式,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参训干部注入新思维、新模式、新动能。此外,对口支援让上海市各级干部和企业高层走近我州广大干部群众,他们积极发挥优势,结合地方实际,争取更多政策、产业、科技、信息向迪庆倾斜,切实让政策支持、智力支持、资金支持、项目支持发挥最大效益,帮助我州解决实际困难,为我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通过援滇干部牵线搭桥,促成了香格里拉市森吉尼达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与上海阳普菜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带动了经济增长;2022年以来,先后有8个上海爱心家庭认领帮扶我州10名困难学生,减轻这些家庭的教育负担。

对口支援提质效,教学水平得发展

近年来,迪庆州藏文中学、香格里拉中学、维西一中在沪滇帮扶政策推动下,依托资源优势,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增强,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在迪庆州藏文中学,由上海帮扶教师示范引领,全校党员教师分别结对4至5名学生,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安全教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家校共导的育人方式,用陪伴助力学生树立志向、不惧挑战、发现自己、激发潜能。针对州藏文中学学生由多种民族构成的实际,上海帮扶团队以身作则,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创设思政课教育新样态,以模拟政协为纽带,启发学生国事参与意识,提升学生政治认同;以沪滇闽藏学生共唱一首歌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年初,首次参加全国高中生历史剧本大赛的藏中学生,以作品《状元实业家张謇》荣获全国二等奖。

2022年,香格里拉中学迎来由上海复旦实验中学校长带队的教育帮扶团队,团队教师被分配到管理、教研、教学、带教岗位,和校内教师精诚合作。在教学提质上,帮扶团队全员参与毕业班教学,组织编制了一套“高效课堂”校本化教学实施模式,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校内教研、备课做法,沉淀了一批教学课例、案例成果;在队伍建设上,建立面向中青年教师行政管理、育德能力、教学实施等业务能力培训的校内“青蓝工程”师训计划;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上,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活动思政、环境思政、教师思政”体系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做优艺体特色课程,拓宽学生升学渠道。2023年高考中,该校达本科分数线的人数为128人,比上年净增加约42%。

在维西一中,上海市宝山区依托全国首个获批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和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的优势,“组团式”帮扶维西一中,精心打造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主的智慧同侪教研和智慧课堂帮扶项目,让维西一中师生共享上海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眼界,让老师学习到先进的教学方法。

(下转第三版)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4-09-27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6723.html 1 携手共建“连心桥” “沪”帮“沪”助结硕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