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倩宝
国庆期间趁着空闲回了一趟老家,老家的秋天别有一番滋味,金黄的稻田、橙黄的橘子、飘香的板栗……最重要的是,还有母亲的棉花。
母亲出生在穷困年代,经历过无数忍饥挨冻的岁月,但她始终保持着热爱生活、勤劳质朴的心。所以,无论生活如何变迁,母亲一直坚持种地,套用母亲的原话就是:“有吃有穿的,挺知足了。”
今年年初,母亲又播种了一大片的棉花,不负母亲所望,棉花如期成熟了。拎着蛇皮袋随母亲来到田边,放眼望去,阳光下一朵朵雪白的棉花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有的已经全部绽开,有的才刚露一点点白。秋风掠过,满目的棉花彷佛天上的白云被撕成无数个蓬松的小球,落在枝头上轻轻飘荡。走进棉花地里,我们把棉花仔细地采下装到袋子里。雪白的棉球握在手心,细腻的触感让心也变得软软的,不禁令人勾起了小时候的一些记忆。
印象中,小时候每次收了棉花都要上交一部分,剩下的才能作自家用。有一年,棉花的收成不好,上交之后就剩一点点。临近冬天,母亲苦恼着怎样给我们做新棉袄。过了半个多月,母亲拿出新棉袄让我们试穿,我有点惊讶地问:“不是棉花不够吗?”母亲没有回应我,只是低头忙着把棉袄往我身上披。
到了十二月,空气冷得像要凝结起来一般。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母亲偷偷地往自己的棉袄里塞了很多的碎布,然后又缝了起来。我想问母亲一个究竟,但是她一直避而不答。直到好几年以后,外婆提起这件事我才知道,原来母亲把自己棉袄里的棉花拆下了一大半,都装进了我们的新棉袄里了。每每想起那个冬天,母亲披着那单薄的棉袄在寒风中的背影,我心里就有一股道不完的心酸。
不知不觉,日暮西沉,棉花也都装满了袋子,我和母亲拖着长长的影子往家走。看着母亲早已布满皱纹的脸庞,突然希望时间能停在这一刻,让我能好好陪陪她……
棉花收完了,我也回到了城里继续着忙碌的日子。大概两周后,收到了一个老家寄来的快递,打开居然是一床崭新的棉花被。我打电话给母亲,母亲高兴地在那一头说:“听说今年冬天很冷,自家棉花打的被子厚实、暖和……“听着电话里的声音,我不禁鼻头一酸,说不出话来了。
寒风骤起,天气渐冷,抱着母亲打的棉花被,瞬间感觉寒意都被驱散了,只余无边的温暖。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