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支原体肺炎流行如何科学应对

近日,有不少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表示,当地的一些医院儿科病区出现患者扎堆的情况,而让这么多孩子都中招的罪魁祸首正是支原体肺炎。那么支原体肺炎到底是什么?它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导致那么多孩子相继入院?

近80%患儿感染支原体肺炎

记者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部发现,不少孩子打着点滴,咳嗽声也是此起彼伏、不曾间断。云大附属医院儿科医师王珏告诉记者:由于早晚温差的拉大,加之前几周昆明降水量增加,支原体肺炎出现了一个小的流行趋势,近期儿科病房内近80%的患儿感染的是支原体肺炎,但患者大多还是以轻症居多,所以广大家长不必过于慌张。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常合并有咽炎和支气管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王珏提醒:肺炎支原体既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缺乏细胞壁,故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类、青霉素类等对其治疗无效。

儿童、免疫力低下人群极易感染

为什么近期各地均出现支原体肺炎高发的情况?“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多为散发病例。特别是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比较密集的环境中,发病率会有明显上升。”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及儿童传染科副主任何花介绍,“这几年所进行统计的我国秋冬季该病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秋冬季室内活动增多、空气流通差及人员接触密切有关。”

“支原体肺炎主要经飞沫接触,如感染者的喷嚏、咳嗽的痰液等,潜伏期较长,可达2至3周。”何花介绍,“支原体肺炎传染源,是有症状的支原体肺炎感染者和没有症状的支原体肺炎定植者,他们的鼻、咽部可携带肺炎支原体,可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近距离接触感染者或携带者均有被感染的风险。”

何花提醒广大家长,因今年云南降水量增加、气温温差较大,加之目前已进入冬季,该病病例数逐渐增加,尤其是儿童、免疫力低下人群极易感染。如发现孩子、老人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乏力、头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如何科学应对

除了我们上面谈到的支原体肺炎外,由于气温的逐渐降低,不少呼吸道传染疾病也进入了活跃状态,那么该如何预防这些秋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呢?何花提到了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要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用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以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认真洗手;在不确定手卫生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眼、口或鼻;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

保持环境清洁通风:

保持居住环境卫生、清洁,定期开窗通风换气;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感染的风险;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可定期对高频接触物品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楼梯扶手等)进行清洁消毒。

科学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挡呼吸道飞沫传播,建议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时,或在交通场站、医院以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记者 陶彦然)

(来源:《春城晚报》)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4-11-15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7820.html 1 支原体肺炎流行如何科学应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