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做好“加减法” 激发基层治理乘数效应

巴松竹玛

今年2月,中组部、中央社会工作部联合印发《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若干措施》,明确了7方面20条措施。那么,如何解决“小马拉不动大车”难题?笔者认为要加强基层治理,必须“为车减负”“为马赋能”,只有做好“加减法”,才能激发基层治理乘数效应。

凝聚合力,对“小马”做“加法”,让政策落地落实。基层这匹“小马”拉不动“大车”是因为“小马”牵引力有限,动力不足。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持续向基层扩权赋能,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上级各职能部门既要“放得下”,又要“放得好”,切实将基层治理迫切需要且能够有效承接的权责事项依法赋予基层,同步下放相关资源。要做好人员编制下沉,根据基层权责事项定编定人,完善深化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联村机制,择优选派驻村工作队、基层治理专干及西部志愿者等补充工作力量,让“身兼数职”的基层工作人员少点“千头万绪”。要持续推进基层干部关心关爱工作,统筹协调工资补助、干部考核比例,畅通基层干部交流渠道,建立完善干部“能上能下”双向激励机制,让基层干部有选择、有盼头、有动力。

靶向治疗,为“大车”做“减法”,给基层纾困松绑。滞后的治理转型、泛化的督查考核、过密的治理规则均衍生出与基层这匹“小马”能力不匹配的“大车”。从纵向压力传导看,各层级政府要主动担当作为,持续深化“文山会海”整治工作成效,设置职责任务下沉标准,避免出现层层转发上级工作方案、工作任务“一下了之”等突出问题。从横向部门协同看,各级各部门要依法合理划分执法权限,厘清职责关系,切实做到部门协同联动,基层职责事项该归并的归并,政务应用程序该清理的清理,避免让基层一线多头重复相同内容工作,或因各部门推诿扯皮致使基层减负工作“形减实存”。上级部门要完善督查考核机制,统筹规范督查考核事项,合并开展“一站式”考核,通过减数量、降频次、缩时长推动以工作实绩为主的精准问责,防止频繁的考核内容、冗杂的考核指标使基层干部陷入“考核焦虑”。

协同互嵌,给“车马”赋“乘数”,令治理联动增效。要想让“车马”跑出加速度,就要以党建引领促长效,各级党组织要以党建为核心,构建完善好“一元多核”的基层治理体系,巩固加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牵头抓总”作用,切实将《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若干措施》要求落地见效。要以为民服务践初心,在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层层加码的基层减负工作中,上级部门及领导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多倾听基层工作者的真实诉求,多思考基层减负受阻的问题症结,以实干促新风,不断推动基层治理结构转型、政府职能优化。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4-11-22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7944.html 1 做好“加减法” 激发基层治理乘数效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