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防范早一步 安全多一分

时值寒冬,腊普河畔天气日渐寒冷,但在建的腊普河治理工程现场却机器轰鸣、热火朝天。除了腊普河治理工程外,维西县永春河、头道河、二道河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

今年以来,维西县委、县政府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扛实防汛减灾主体责任,未雨绸缪防大汛。

强化防汛设施保障。维西县始终绷紧防汛这根弦,修订完善各类水利工程(水库、水电站、堤防)度汛方案、防洪应急预案以及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等,积极向上汇报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投入1.5亿多元,加快实施腊普河、碧落河、永春河、柯公河等防洪治理工程,推进响古箐泥石流治理等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加快城区排涝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防汛减灾工程治理。

强化防汛物资保障。维西县立足“防大汛、抗大灾”的要求,按照“配置合理、足额储备、定点为主、适当代储”的思路,储备了帐篷、棉被、挡水板、沙袋等防汛救灾应急物资5000余件。

落细“五网合一”机制。认真落实基层党建、稳定、生态、经济发展、边疆稳固“五网合一”机制,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包保挂钩村防汛任务重的村民小组,村党总支安排至少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或驻村干部分别包保村内防汛任务重的村民小组。建立“五户联防”网格体系。按照“就近就便、快速响应”的原则,建立“五户联防”防汛微网格。以村民小组为单元,将5户至8户分为一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由1名村民小组民管委成员、党员或有威望有责任心的村民担任微网格员。明确微网格员主要防汛职责任务为接收到上级通知的强降雨等预警预报信息后,第一时间做好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临灾前及时通知、组织网格内农户快速安全转移。

落细“实战实训”演练制度。开展防汛减灾技能知识培训,向广大群众宣传强降雨、山洪、泥石流等预防和避险知识,不断提升自救互救防汛技能。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县级防汛演练2场次,检验指挥体系、应急响应、联动处置能力。以“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加强防汛减灾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宣传。以微信公众号、应急广播等方式,适时推送、播放防汛减灾有关内容,提升广大群众防汛减灾意识和技能。组织开展防汛业务员、地质灾害监测员培训3期;乡镇级开展防汛演练12场次,组织开展防汛知识培训20场次。

落细“即叫即应”运行机制。今年以来,维西县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2次,发布推送雨情水情汛情信息450条、气象专报29期、下发防汛减灾工作提示13份,多渠道提醒提示社会公众加强防范。做好气象台站、山洪预警设备、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管理维护,确保发挥有效预警作用。突出重点河流、重点村组、重点企业及库区地质灾害点,深入实地检查汛期安全隐患,确保汛期隐患早发现、受威胁人员早转移。针对县内出现的灾害险情,组织应急力量快速响应、应对处置、抢险救灾,投入应急救灾资金200余万元。

落细“上下游联防”叫应机制。结合多个村民小组临河坐落的情况,建立“上下游联防”机制,实现分头防汛、一河防汛转变为联合防汛。由村党总支统筹,每个村民小组明确2名党支部委员或民管委成员为上下游联防员,建立上下游联防电话叫应册和微信群,上游联防员加强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发现险情灾情第一时间叫应通知下游联防员,确保下游村民小组快速组织人员转移避险。

维西县防汛抗旱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年入汛以来,全县有效应对17次强降雨过程,洪涝、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实现零伤亡。汛前多一分准备,汛期就多一分安全。

(通讯员 杨洪程)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4-12-06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8173.html 1 防范早一步 安全多一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