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条件没有改变》
“前高、中低、后扬”,2024年的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牢牢掌握了发展主动权。
巨大潜力,充沛后劲——
潜力是最大的增长空间。
“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拥有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势头可以长期保持。”
有巨大潜力,中国经济就有充沛活力。
新疆乌尉高速、古贤水利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日新月异的中国,每天都在奔跑。
我们已多年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从人均和结构看,仍有巨大潜力。
潜力在人均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较低,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
潜力在城乡差距: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2%,未来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万亿级投资需求。
潜力在政策空间:当前,我国财政赤字率、政府负债率较低,政策工具箱储备依然充足。
潜力在要素资源: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人口红利”正向“人才红利”转变;社会资金总体充裕、土地高效利用空间巨大、数据要素潜能快速释放等,提供了坚实要素支撑。
潜力在巨大市场: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支撑起规模庞大、层次多样、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提升经济运行整体效率、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总体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客观现实。这是差距,也是潜力,是发展的后劲。
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聚合力,是不断释放发展潜力的必然选择。
从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到出台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今年以来,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协同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将持续增强。
盘点,是为了认清形势、更好前行。
今年,一些主要经济体经历低增长、高通胀的同时,中国有望完成“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继续保持在30%左右。这样的“稳定表现”,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困难挑战,我们要看到有利条件,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胜信心。”
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航行在高质量发展水域的中国经济大船,必将乘风、破浪、向前。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8日第1版)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