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普达措:美丽的影像与召唤

属都湖风光。 (洪耀辉 供图)

洪耀辉

走过香格里拉的春夏秋冬,我的目光始终定格在远方,翻涌的思绪沉醉在普达措的梦中没有醒来,只能用一种敬畏的心境去铭记这一方山水的轻灵。

普达措在藏语中的意思是普度众生、到达苦海彼岸的湖。普达措景区总面积131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接近3500米,这里有完整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以及高山草甸、高原湖泊。

普达措景区主要由属都湖、碧塔海、弥里塘和洛茸村4个景点构成,其中属都湖与碧塔海为两个高原湖泊,被称作姊妹湖。传说是天宫玉女不小心打破玉镜散落人间而形成,所以又有“仙女玉镜坠林海”之说。弥里塘是一个高山牧场。洛茸村里居住着30多户藏族人家,“洛茸”藏语意为森林长得非常繁茂的地方。洛茸村四周长满了茂密挺拔的云南松和冷杉,每到春夏季节,空旷碧绿的山林间野花绽放,群鸟翻飞,牛铃悠扬,好一派优美恬适的高原风光。

按照藏族的风俗习惯,游览普达措景区需按顺时针的方式从属都湖到弥里塘,再到碧塔海。

(一)

一路逆着一条小河上溯而行,这条河的名字叫硕多岗河,它是冲江河的源头。河流两岸高高低低的高原红柳,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把硕多岗河护得严严实实。每年春暖花开时,这里红柳婀娜、野花烂漫、芳草连天、牧群悠悠,那景致赛过了天上人间。而深秋的硕多岗河却显得格外的宁静清悠、万紫千红,那是一种冷峻之中的静美,能让你的思绪久久定格在那里。

每年的五月中旬以后,这条路两边的鲜花就开始绽放,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同种类的植物会不停地更替开花,花期一直延续到八月底。首先是灰背杜鹃与珍稀植物桃儿七的花,然后是锡金报春、偏钟花报春与蓝色的西南鸢尾……还有一种形似青菜的植物,它是横断山脉特有的菊科植物——网脉橐吾,当地人都叫它酥油草(花),藏族人会用它来包裹酥油,据说可以保鲜。

属都湖不仅景色优美,在湖的四周还有一大片丰美的草场。藏族原本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而草场是他们放牧牲畜、赖以生存的地方,因此,属都湖在当地藏族人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不染纤尘的湖水微波粼粼,岸边的水草像一根根绢丝绸带,微岚之外,掀动起绿色的狂澜,不知名的水鸟或嬉戏,或斜飞,或久久地盘旋,动听的鸟鸣声此起彼伏,对岸草原朦胧,原始丛林倒映水中,牧场上三三两两的木楞房依山而建,成群的牛羊像泼墨山水画中的静物……置身这样的美景之中,我不由猜想,雅士诗人是否会在此吟诗作赋,红尘中的淑女是否年复一年斜倚琴瑟,冥望这湖光山色,无法拨动那沉寂千年的佳音。随意歌一曲,豪情并现;恣肆舞一段,蜜意顿生。 置身如画的山水间,我已忘记来时的路,不经意踏向虚拟般的草径。南山的白桦林婷婷婆娑,蝶舞花丛,牧人若即若离,牧狗跟随其后。传说很久以前,南山就有两次山体爆发,一次在白天,一次在黑夜,震天的轰鸣声惊醒了梦中的草原,随后人们便看到这里出现了一汪幽幽的湖水,很多树木都被淹没其中,在此玩耍的游人如果忘情大喊,难免会淋一阵小雨。若遇艳阳高照,整个属都湖水都会变红,人们称这种现象为“红鱼闹湖”,这是属都湖的又一大景观。 属都湖四面环山,现在修建了两条木质栈道,可以让我们深入属都湖景区。栈道两边以杜鹃与桦树居多,山上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湖边与对岸以牧场为主。属都湖的美不是独立的美。周围起伏的山峦、密布的原始森林、绿油油的草甸和点缀其间的野花与湖水共同构成了这美丽的景致。 属都湖水清得透彻、静得纯粹,而散落在湖中的水草,把属都湖打扮得更加纯净而优雅。属都湖不仅有水草的点缀,还享受着大山的呵护,湖周边连绵的群山就像一对相依相伴的伉俪,它们结合得那样相得益彰。属都湖并不是波澜壮阔的湖,它周边的山也不是巍峨的高山,站在湖边,可以切身感受半湖青山半湖水的韵味,宁静致远的意境油然而生。 春夏时节,森林郁郁葱葱,草地野花盛开,属都湖显得深邃而富有生机;秋季,森林被打扮得五彩斑斓,加上湖水的映衬,构成了一幅瑰丽多彩的画卷。踏着季节的鼓点,属都湖迎来了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冬季,湖水被雪山和阳光静静地搂抱着,一颗漂泊浮躁的心显得无比宁静与安详。

我觉得属都湖最美的时候,是在雾气迷茫的早晨和落霞辉映的黄昏。特别是在芳草萋萋、百花争艳的季节,空气里弥漫着花的芬芳,瑰丽的朝霞在天际绽放的时候,湖面一尘不染,氤氲的雾气缥渺如烟,整个湖面上只有群山挺拔英俊的倒影。

(未完待续)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1-09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8693.html 1 普达措:美丽的影像与召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