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雪乡“热雪”暖寒冬

在黑龙江作家朋友的反复邀请下,新年的首场旅游,我决定去鼎鼎大名的中国雪乡。

火车一路向北,来到牡丹江站的时候天寒地冻,朋友们为我戴上皮帽子,披上羽绒服,套上皮靴,他们的热情周到一下子温暖了我。接着,越野车就拉着我冲向林海雪原。在随后的一个多小时里,车窗外是满眼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玉树临风的白桦林银装素裹,无边无际的林海雪原让我兴奋。车子在张广才岭的山路边停稳,岭下的景致让我吃惊不小,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错落有致的小村庄,那里的房屋被厚厚的积雪压低了檐头,好像一只只圆鼓鼓、胖墩墩的大蘑菇,典雅自然,有如画卷,如果不是升起的缕缕炊烟,我几乎认为这是一个梦幻的世界。

朋友向我介绍说,雪乡位于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交会处的双峰林场,这里气候特殊,北上的日本海暖湿气流与南下的贝加尔湖冷空气在此频繁交汇,且有老秃顶子山、大秃顶子山、云龙山3座海拔均在1600米以上的高山阻隔,形成了“夏无三日晴,冬雪漫林间”的特殊气候。这里冬季漫长,降雪频繁,雪量多,雪质好,黏度高,纷纷扬扬的白雪在风力的作用下随物具形,日积月累,塑造出赏心悦目的奇特景观。来到村前,我发现雪乡民居的积雪厚达1米,犹如雪山压顶,披挂厚雪的各种建筑似奔马、如巨兔、像神龟、胜过大蘑菇……千姿百态,美轮美奂。

漫步在1公里长的雪乡大道上,沿街两侧商铺林立,建筑风格极具雪乡文化特色。一张张牌匾上书写着童话邮局、雪乡文化展览馆、雪院小酒馆、伐木小卖部等,古拙的字迹好似把我带到了半个多世纪前雪乡伐木工人顶风冒雪、战天斗地的激情岁月。行走在雪乡,忽然会有飞龙、紫貂、狍子、梅花鹿等动物与你相遇,那憨态懵懂、灵动可爱的样子仿佛和你是老相识一样。雪乡动物信马由缰,有的甚至会撞开院门,拱进屋里,它们用行动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在雪乡滑雪场,我不但坐上了雪圈、狗拉的爬犁,又和朋友们堆起了雪人,打上了雪仗,举一瓢热水,做泼水成冰的奇特游戏,并童心大发地游起了雪泳,还穿上鲜艳的滑雪服,脚踩滑雪板,进行着惊险、刺激、浪漫的滑雪运动,飞驰于白雪之上、雪岭之间,飒飒清风,鼓舞着我一路向前,酣畅淋漓地享受着冰雪的快乐。

当我在雪乡热炕头上吃着铁锅炖、冷水鱼、火锅等山珍野味,喝名贵药材酿制的饮品时,雪乡的夜幕降临了,数千盏大红灯笼和一道道光束亮起来了,它们一会粉红,一会银白,一会冷紫,一会橙黄,一会淡绿,各色光彩涂抹在洁白无瑕、大小不一、形态万千的雪体上,涂抹在屋檐下、窗户旁、木杆上的苞米穗子、红辣椒、白蘑菇上,流溢出迷人的色彩,将雪乡装扮得如童话世界一般美好。

伴随着清脆悦耳的叮叮当当的驼铃声,可爱的驯鹿拉着花车,把我们载到了雪乡广场。这里唢呐声声,锣鼓喧天,彩扇飞舞,豪爽热情的雪乡人邀我共舞。我们围着熊熊的篝火开始雪地蹦迪、扭大秧歌,人们热血翻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红的火、白的雪与人们的笑脸将雪乡变成了和谐幸福的欢乐海洋。

刘忠民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1-09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8696.html 1 雪乡“热雪”暖寒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