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夜宿庐山

江西庐山有“奇秀甲天下”的美誉,是许多旅游爱好者向往的胜地。今年十一长假,我们一家人有幸游览了庐山。因庐山上景点多,我们在山上住了一宿。

雾漫牯岭镇

那天傍晚,我们饱览了大口瀑布的风光后,就准备乘观光车去牯岭镇住宿。走到接近公路旁的那条山间小道时,在淡淡的暮色中,近处的雾岚像小精灵轻盈地在树间飘飞;远一点的,已形成薄薄的轻纱。当车行驶在山间的公路上,向窗外望去,山间的雾越来越浓,在苍茫的暮色中,从天上到地下,是灰蒙蒙的一片,全是雾的领地;在昏黄的灯光映衬中,那些雾海中的植物,显得朦胧而神奇,而那一点点的昏黄的灯光,就像浓雾中的闪烁着光芒的花朵。

当我们在牯岭镇下车去客栈投宿时,一阵寒风扑面而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几个小雨点像迎接远方来客的顽皮孩子,在我的脸上给了几个冰冷的吻。不一会儿,它们又俏皮地不知跑到何方去了,接踵而至的是飘飘洒洒的雨丝。它们与雾霭混杂,在空中交织成烟雨蒙蒙的夜幕,而呼啸的寒风把夜幕吹得在空中飘来荡去。

当我们穿过小巷来到客栈门前时,门前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是雾霭,丝丝相连,缕缕相交,轻轻盈盈,宛如细纱。当我的目光落在门旁的两个物体之间时,发现有些雾霭也躲藏在那里,我不由得脱口而出:“庐山上的雾真是无孔不入!”

当我们放置好行李去吃晚饭时,街道上,夜色浓重,雾霭重重,微雨飘飞,寒风呼啸。我紧紧地握住撑起的雨伞,但好几次都差点被风吹翻。此时,我觉得比我们刚到时更冷了。由于我穿的是单薄的秋装,抵御不了突来的寒冷,被冻得瑟瑟发抖。我家先生和女儿也觉得很冷,饭后,我们只得找了一家服装商店,每人买了一件棉毛衫加在身上。

夜晚,外面虽然仿佛进入冬季,但睡在客栈的床上很暖和,刷一下朋友圈,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一夜无梦,醒来时,已是早晨六点多钟。

晨风劲吹,花径暖如春

早晨六点多钟起床后,洗漱完,边吃早点,边赶往白司马花径去观光。一出门,觉得夜色还未完全消退,晨雾笼罩着牯岭镇,一切都显得朦朦胧胧的。走在去乘旅游观光车的街道上,晨风携着一股股凉意袭击着我们,我们不禁一连打了几个寒噤。寒风从我耳旁跑过,发出呼呼的声音。晨雾借助劲风的力量,形成滚滚的流岚。那些在雾中若隐若现的景物,都像还没睡醒似的,在风中和雾中静默着——这情景宛如梦境。

当我们下车,来到如琴湖边时,只见远山淹没在浓雾中,湖岸边的山也氤氲着薄雾,流岚在湖上飘飞着。此时,寒风吹得更猛烈了!当它从我脸上呼啸而过时,那感觉像刀刮一般,且吹得我的发丝狂舞;当它掀起我的衣角时,寒冷像冰块一样向我砸来,让我很想穿一件棉袄来御寒。

来到花径公园入口,树木的枝丫在风中或狂乱地跳着舞,或相互拍打着,演奏出阵阵涛声。进入花径公园,沿着石阶而下,只见一条花径延伸至公园深处,气质高雅的黄色菊花、红艳艳的凤仙花、五彩缤纷的石竹花及其他一些不知名的花,像迎宾小姐一样排列在花径两旁。再向前走,一池水、一条溪流、几座小桥、白居易草堂映入眼帘。进入草堂观览,才深深觉得白居易写的《庐山草堂记》和在此地而作的《大林寺桃花》,折服了后世的许多文人墨客。

漫步于花径上,此时,周围的树木像屏风一样阻挡了风,寒意似乎也被阻挡在园外,给人一种春暖花开的感觉。在这里,春去得晚,寒秋也来得晚吧,所以白居易在此才会有感而发,写下了《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此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这次游览了庐山后,不但领略了其“奇秀”的风光,还感受到它是避暑的胜地。而夜宿庐山,烟雨蒙蒙,雾霭流岚,晨风劲吹,花径暖如春,让我对庐山有了特别的认识。

唐海珍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2-20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9624.html 1 夜宿庐山 /enpproperty-->